[发明专利]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机金属铂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37055.X | 申请日: | 2013-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A61P35/00;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癌 作用 有机 金属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机金属铂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67年人们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天,顺铂和卡铂已成为癌症化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近百种抗癌药物进行评价,顺铂的疗效、市场等综合评价得分位居前茅,列第二位。另据统计,在我国抗癌化疗治疗方案中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
目前,临床应用铂类抗癌药最大的问题是耐药性,许多患者先天或后天对铂类抗癌药产生耐药性,严重降低了药物的疗效及抗癌谱。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理现认为有四个因素:①降低了药物的跨膜运转,使药物在癌细胞内不能进行有效的积累;②增加了细胞内谷胱甘肽和金属硫蛋白的浓度,破坏了药物的结构,使之失活;③增强DNA的修复功能,使键合在DNA链上的铂类药物活性基团解离;④提高细胞对A2Pt/DNA加合物的耐受力。因此,针对上述机理,设计和合成能克服癌细胞耐药性的铂类药物是当前药物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机金属铂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操作,切实可行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机金属铂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上述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机金属铂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按现有文献方法合 成具有N、O杂原子的有机配体N,N’-二(2-二甲基氨基-乙基)草酰胺L,然后该有机配体L与K2PtCl6在30摄氏度下反应6小时,静置到室温,过滤,在室温下自然挥发得到相应的晶体[Pt(IV)Cl6]2-·L2+,其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经实验对比表明,化合物[Pt(II)Cl6]2-·L2+对多种细胞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而且具有选择性,尤其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的增值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的数值分别达到了11.4μM。基于其具有显著的抑制癌细胞增值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进行使用,来克服以往抗癌药物所存在的问题。另外其制备方法易操作,容易进行工业推广及应用,也是本技术所具备的优越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1和2对五种细胞株的IC50数值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按现有方法合成了具有N、O杂原子的有机配体N,N’-二(2-二甲基氨基-乙基)草酰胺(L);
(2)将该有机配体L与K2PtCl6在30摄氏度下分别反应6小时,静置到室温,过滤,在室温下自然挥发得到相应的晶体,合成路线如下:
利用X-ray衍射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分别可以表示为[Pt(II)Cl6]2-·L2+。
进而研究了以上具有明确结构的有机金属铂化合物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小鼠白血病细胞株P388、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Hep G2五种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如图1中的表格所示。
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对五种细胞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而且具有选择性,其中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的增值具有最强 的抑制作用,其IC50的数值达到了11.4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