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TER—PF导体四辊轮单道次平压缩径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7014.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汪程明;韩鹏;吴俊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3/24 | 分类号: | H01B13/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ter pf 导体 四辊轮单道次平 压缩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铠装超导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必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ITER—PF导体四辊轮单道次平压缩径成型机 。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尺寸高强度的铠装超导导体逐步得到应用,在铠装超导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导体的铠甲进行规定的缩径,通过主被动成型辊轮对铠甲进行挤压,减少超导缆与铠甲之间的空隙,使铠甲与电缆之间达到很好的密合。大尺寸高强度的导体在被压缩过程中,由于辊轮与被压缩铠甲之间的压应力很大,因此辊轮需要承受极高的成型力,并且由于压应力很大因此容易产生材料分子粘合力,这种存在于材料分子之间的粘合力会造成设备辊轮表面产生粘结物以及对导体的铠甲表面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ITER—PF导体四辊轮单道次平压缩径成型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ITER—PF导体四辊轮单道次平压缩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配合的成型装置和校直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架设主动成型装置和被动成型装置,所述主动成型装置和被动成型装置分别包括有四个辊轮,四个辊轮均围绕同一基准线,且分别在基准线的两个位置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辊轮分别在垂直于基准线的位置可调,所述主动成型装置和被动成型装置的辊轮内轮面之间构成一个供导体进入的方形成型通道;所述校直装置位于成型装置后方,包括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架设有相互配合的三组水平调节装置和三组垂直调节装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和垂直调节装置均包括有两个辊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的两个辊轮均对称分布于基准线的两侧,所述垂直调节装置的两个辊轮均对称分布于基准线的上、下端,三组水平调节装置与垂直调节装置交叉安装,且其内轮面之间构成供导体进入的方形校直通道。
所述的主动成型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四角拐角处分别安装有三角形滑台,相邻三角形滑台之间分别安装有可移动U形滑块,所述U形滑块中转动安装有辊轮,所述辊轮由电机驱动,所述三角形滑台的前端面安装有工作台板。
所述U形滑块的移动距离可通过其底端的两个楔块之间的移动进行调节,所述U形滑块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上楔块,所述上楔块的外端面滑动配合有下楔块,所述下楔块的移动通过其中部的丝杆驱动。
所述的被动成型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底座上的滑台座,所述滑台座的中部设有十字形安装腔,所述十字形安装腔内也分别安装有可移动U形滑块,所述U形滑块中转动安装有辊轮。
所述的U形滑块的移动通过其后端部分两楔块之间的移动进行调节,所述U形滑块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前楔块,所述前楔块的后端面滑动配合有后楔块,所述后楔块的移动通过其中部的丝杆驱动。
所述的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支座上的水平固定座,所述水平固定座内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辊轮,所述垂直调节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支座上的垂直固定座,所述垂直固定座内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辊轮,所述水平固定座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与方形校直通道对应的孔。
所述的主动成型装置和被动成型装置之间设有水润滑装置,所述水润滑装置包括有储水池、水泵、喷淋系统、回收系统,所述储水池中润滑用的水通过水泵输送到喷淋系统,成雾状喷洒于主动成型装置的主动成型口和被动成型装置的被动成型口,可喷洒出的水通过回收系统重新回到储水池重复利用。
采用四个硬质合金辊轮四面对压缩径以使PF导体一次成型的方法,以及成型过程中的实时监控系统和设计的润滑循环系统。整个机构具有缩径尺寸微调功能、成型力数字显示功能,辊轮径向位移调节显示功能,缩径长度计量功能、润滑控制功能、工作速度调节功能并在系统工作时接受中控台的远程联调联控。
采用水润滑液的性能优点:①水溶性:不含矿物油,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②使用中无臭无味,不污染空气,有利于员工身体健康。③润滑性好,可提高导体表面光洁度1-2级。④防锈性好,不影响机床的各部件。⑤使用时间长,添加一次可以循环使用几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