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锌系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868.7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全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40 | 分类号: | C23C22/4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5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锌系钢板,属于镀锌钢板领域。
背景技术
热镀锌钢板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优良的涂镀性能和洁净的外现在家用电器、汽车车身用板等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热镀停钢板镀层的要求是镀层与基板的附着力强,冲压变形时不脱落,另外要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磷化性能,以确保漆膜的附着力和涂漆后的耐腐蚀性。然而,热镀锌钢板在实际应用的冲压加工过程中存在镀层的粉化和剥离等问题,造成了镀层的破坏,进一步影响到镀层的耐腐蚀性和除着性。
伴随着近年来家电产品的数字化的显著发展、CPU高速化等,关于给其周边设备或人体带来电磁波伤害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屏蔽箱通过构成屏蔽箱的导电性原材将电磁波反射来屏蔽电磁波。此外,构成屏蔽箱的原材的导电性越高电磁波的反射率就越高,电磁波屏蔽性提高。因此,在确保屏蔽箱的电磁波屏蔽性方面,重要的是构成屏蔽箱的金属板具有高的导电性。此外,由于屏蔽箱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成形加工来制造,因此屏蔽箱具有不连续部(接缝或接合部),在该不连续部容易发生电磁波的泄露或侵入。因此,在屏蔽箱中,通常在不连续部插入导电性的衬垫来防止电磁波的泄露或侵入。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附着力强、屏蔽性能好的镀锌系钢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锌系钢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镀锌系钢板表面上涂布表面处理剂并进行加热干燥而得到,并且具有每一个表面的附着量为50~500mg/m2的表面处理被膜,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剂,含有:水溶性锆化合物(A)、四烷氧基硅烷(B)、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C)、螯合剂(D)、钒酸化合物(E)以及含有由Ti、Al及Z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金属的金属化合物(F),pH为8~10,并且调整为满足下述(I)~(V)的条件,
(I)水溶性锆化合物(A)的Zr换算质量与四烷氧基硅烷(B)的质量比(A/B)为1.0~6.0;
(II)四烷氧基硅烷(B)与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C)的质量比(B/C)为0.1~1.6;
(III)四烷氧基硅烷(B)与螯合剂(D)的质量比(B/D)为0.3~2.0;
(IV)钒酸化合物(E)的V换算质量与螯合剂(D)的质量比(E/D)为0.03~1.0;
(V)金属化合物(F)的金属总换算质量与螯合剂(D)的质量比(F/D)为0.05~0.8。
上述表示质量比的式中,A表示水溶性锆化合物(A)Zr换算质量,B表示四烷氧基硅烷(B)的质量,C表示具有烷氧基的化合物(C)的质量,D表示螯合剂(D)的质量,E表示钒酸化合物(E)的V换算质量,F表示金属化合物(F)的金属总换算质量。
所述表面处理剂还含有润滑剂(G),且含有相对于所述表面处理剂的总固体成分为1~10质量百分比的所述润滑剂(G)。
所述表面处理剂还含有非离子型丙烯酸树脂乳液(H),且含有相对于所述表面处理剂的总固体成分为0.5~45.0质量百分比的所述非离子型丙烯酸树脂乳液(H)。
含有相对于所述表面处理剂的总固体成分为0.5~4.5质量百分比的所述非离子型丙烯酸树脂乳液(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镀锌系钢板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供具有耐腐蚀性以及密合性各性能、特别是在不降低耐腐蚀性的条件下,钢板以低接触压力与衬垫等接触的苛刻条件下传导性也优良的镀锌系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通过在镀锌系钢板表面上涂布表面处理剂并进行加热干燥而得到,并且具有每一个表面的附着量为50~500mg/m2的表面处理被膜,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剂,含有:水溶性锆化合物(A)、四烷氧基硅烷(B)、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C)、螯合剂(D)、钒酸化合物(E)以及含有由Ti、Al及Z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金属的金属化合物(F),pH为8~10,并且调整为满足下述(I)~(V)的条件,
(I)水溶性锆化合物(A)的Zr换算质量与四烷氧基硅烷(B)的质量比(A/B)为1.0~6.0;
(II)四烷氧基硅烷(B)与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C)的质量比(B/C)为0.1~1.6;
(III)四烷氧基硅烷(B)与螯合剂(D)的质量比(B/D)为0.3~2.0;
(IV)钒酸化合物(E)的V换算质量与螯合剂(D)的质量比(E/D)为0.0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全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全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后悬架系统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左三角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