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器与接收器及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与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250.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崇仁;王鸿翔;黄传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接收器 身份 识别码 方法 检测 | ||
1.一种传送器,适于传送于装置间通信的身份识别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随机序列产生器,产生随机序列;
映射器,耦接该随机序列产生器,映射该随机序列为该身份识别码,其中该身份识别码包括在多个子载波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元;以及
资源分配单元,耦接该映射器,经配置以分段该身份识别码为多个识别码区段并分配该些识别码区段至多个通信资源区块,以产生具该身份识别码的信息的传输信号,其中各该通信资源区块与相邻的另一通信资源区块之间彼此间隔预设符元数与预设子载波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包括于各该识别码区段中的该些正交频分复用符元的数目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该预设符元数关联于该装置间通信的通信通道的多普勒频率以及有用符元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器,其中该预设符元数与该多普勒频率以及该有用符元长度之间的关系满足:
M>0.5/(fd×TU)
其中M为该预设符元数,fd为该多普勒频率,TU为该有用符元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该预设子载波数关联于该装置间通信的通信通道的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以及有用符元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器,其中该预设子载波数与该有用符元长度以及该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满足:
Q>TU/τmax
其中Q为该预设子载波数,TU为该有用符元长度,τmax为该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
7.一种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适于装置间通信的传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产生随机序列;
映射该随机序列为该身份识别码,其中该身份识别码包括在多个子载波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元;以及
分段该身份识别码为多个识别码区段并分配该些识别码区段至多个通信资源区块,以产生具该身份识别码的信息的传输信号,其中各该通信资源区块与相邻的另一通信资源区块之间彼此间隔预设符元数与预设子载波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其中包括于各该识别码区段中的该些正交频分复用符元的数目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其中该预设符元数关联于该装置间通信的通信通道的多普勒频率以及有用符元长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其中该预设符元数与该多普勒频率以及该有用符元长度之间的关系满足:
M>0.5/(fd×TU)
其中M为该预设符元数,fd为该多普勒频率,TU为该有用符元长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其中该预设子载波数关联于该装置间通信的通信通道的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以及有用符元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身份识别码的传送方法,其中该预设子载波数与该有用符元长度以及该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满足:
Q>TU/τmax
其中Q为该预设子载波数,TU为该有用符元长度,τmax为该最大多路径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