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纤把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5281.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滨;张娅;杨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孙广滨 |
主分类号: | A61B18/22 | 分类号: | A61B18/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纤 把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一种激光烧灼手术时用于把持激光光纤并吸除烟雾的激光光纤把持器。
背景技术
激光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例如YAG、半导体激光器等,其主要由一根长长的光纤将激光导入到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由于激光光纤较细长,直径约400~600μm,因此临床应用中稳定性差;同时激光在治疗时烧灼组织产生的烟雾往往使术野模糊不清。以上两方面原因常常会影响手术治疗时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医生虽然用过一些办法,如将光纤放入吸引器中或将光纤捆绑于某一物体上,使用中稳定性仍不理想,同时还很难解决激光手术中产生的烟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把持激光光纤又能吸除烟雾的激光光纤把持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光纤把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导管、烟雾吸引管、手柄,所述光纤导管的主体内置于所述烟雾吸引管管腔内,所述光纤导管底部管壁与所述烟雾吸引管底部管壁重合,所述光纤导管的尾部伸出所述烟雾吸引管且与烟雾吸引管的尾部形成Y字形分叉结构;所述手柄与所述烟雾吸引管的尾部下缘相连;所述烟雾吸引管的尾部末端设有用于连接吸引器的螺纹接口。
所述光纤导管的头部伸出所述烟雾吸引管的头部1~2cm。
所述光纤导管的尾部呈喇叭口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大大提高了激光手术中激光光纤的定位稳定性,而且同时还可以吸除激光治疗时产生的烟雾。使得激光手术容易操作,视野清晰,可提高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纤导管;2、烟雾吸引管;3、手柄;4、螺纹接口;5、激光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3,本发明包括光纤导管1、烟雾吸引管2、手柄3,所述光纤导管1的主体内置于所述烟雾吸引管2的管腔内,所述光纤导管1底部管壁与所述烟雾吸引管2底部管壁重合,所述光纤导管1的尾部伸出所述烟雾吸引管2,且光纤导管1尾部与烟雾吸引管2的尾部形成Y字形分叉结构;所述手柄3与所述烟雾吸引管2的尾部下缘相连;所述烟雾吸引管2的尾部末端设有用于连接吸引器的螺纹接口4。所述光纤导管1的头部伸出所述烟雾吸引管2的头部1~2cm。所述光纤导管2的尾部呈喇叭口状。所述手柄3的形状与现有的剪刀或喉钳的手柄相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的光纤导管1、烟雾吸引管2、手柄3三部分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光纤导管1的主体长度即:光纤导管1的头部、至光纤导管1与烟雾吸引管2的交叉处的部分,所述光纤导管1主体长度为25cm,厚度0.05cm,内径0.1cmm,末端弯曲部长2.5cm,喇叭口最大内径为0.15cm。所述烟雾吸引管2的管体长度23cm,管壁厚0.05cm,内径0.3cm,外径0.4cm;烟雾吸引管2的尾端延伸与光纤导管4尾部呈30度夹角。所述螺纹接口4长2cm,外径8mm。手柄3部总长60mm,分叉夹角30度。
在常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操作方法如下:
医生戴消毒手套后,取消毒后的本发明。将左手或右手中指和拇指套于手柄3的指环内。将激光光纤5插入到光纤导管1中,前端超出光纤导管1头部的管口1~2cm,在光纤导管1的末端处,通过医用胶布塞紧于光纤导管1尾部末端的喇叭口处将光纤固定。烟雾吸引管2通过螺纹接口4与吸引器连接。手术时在支撑喉镜下边切割、炭化喉部病变组织,边通过吸引器将激光治疗时产生的烟雾通过烟雾吸引管2吸除。
本发明适用于一切需要用激光光纤将激光导出进行相关操作的激光器,可于多领域中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制作成不同规格型号,适合于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整形科、妇产科以及骨科等科室开展的相关激光手术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孙广滨,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孙广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体眼球保洁膜及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