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实验平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34674.3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芹;褚健;陈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现场总线 实验 平台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现场总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实验平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是将工业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智能仪表设备互连的实时控制通讯网络,所述现场总线遵循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化标准组织)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全部或部分通讯协议。
目前,工程类高校可以使用具有小型装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对现场总线运行过程进行演示和整体性介绍,以对现场总线进行理论分析和系统概述。
然而开发人员从对现场总线进行的理论分析和系统概述中并不能了解现场总线的内部结构、运行方式、现场总线的工作机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实验平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以达到了解现场总线的各个功能、现场总线的内部结构、现场总线的运行方式和现场总线的工作机理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实验平台的测试方法,所述现场总线实验平台包括实验计算机、标准终端和实验终端,所述实验计算机存储有可编程软件代码库,所述标准终端包括多个第一功能模块,每个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均为标准代码,并且所述标准终端中的第一可执行文件不可修改,所述实验终端包括多个第二功能模块,且各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具有的功能与现场总线的各个功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是功能相同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为对每个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进行编译链接得到的文件,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测试任务使用的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
依据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分别从所述可编程软件代码库中获取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
依据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链接关系,对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进行编译链接,生成第二可执行文件;
烧录所述第二可执行文件至所述实验终端,以进行现场总线功能测试;
接收所述实验终端运行所述第二可执行文件时的第二反馈信息和所述标准终端运行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时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和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作为现场总线功能测试结果。
优选的,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标准模式、禁用模式和自开发模式;
其中,在标准模式下,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为标准代码;
在禁用模式下,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为空;
在自开发模式下,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对应的代码为通过所述可编程软件代码库提供的初始化函数和接口函数进行重新编写的代码。
优选的,所述实验终端中各个第二功能模块和所述标准终端中各个第一功能模块通过对现场总线设备实现结构层次的划分得出;
其中,所述实验终端中各个第二功能模块分别为:收发驱动模块、时钟同步模块、通信调度模块、进程绑定模块、系统服务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文件系统模块;
其中,所述收发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物理收发装置;
所述时钟同步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实验终端和所述标准终端系统时钟,使所述实验终端和所述标准终端保持系统时钟同步;
所述通讯调度模块,用于规划现场总线介质利用方式,以使现场总线达到工业实时确定性要求;
所述进程绑定模块,用于绑定所述实验终端和所述实验终端用户层程序,以完成通讯功能;
所述系统服务模块,用于向所述实验终端提供应用层实体访问服务;
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实验终端的属性和所述实验终端对所述现场总线实验平台的操作;
所述文件系统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实验终端的配置文件及所述实验终端运行可执行文件时产生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依据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分别从所述可编程软件代码库中获取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代码包括:依据所述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各自的工作模式,通过手动从所述可编程软件代码库中获取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代码;
或者依据所述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各自的工作模式,通过编译开关程序自动从所述可编程软件代码库中获取每个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闸管整流模块
- 下一篇:多孔型铝型材挤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