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球面全景视频的交通标志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517.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余烨;刘晓平;曹明伟;何川;李新县;张海彬;李冰飞;叶强强;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K9/4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球面 全景 视频 交通标志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标志的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球面全景视频的交通标志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矢量地图中的交通标志采集对交通设施管理、车辆智能导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今社会建设快、交通元素多、更新快,研究快速准确的交通标志采集是一个重要课题。交通标志信息采集的关键为交通标志的定位,在准确、快速的进行交通标志定位的基础上,根据交通标志的位置信息,将其绘制在矢量地图上。
传统的人工测绘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需要;基于航空、卫星图像的定位方法受图像精确度的影响,自动识别困难;而基于普通视频的定位方法则由于受单一相机拍摄视角的限制,无法在一次采集过程中进行道路两旁所有标志的定位,然而重复采集时需要进行视频视角范围的判断,会造成重复采集或漏采集现象的发生。
球面全景视频是以全景图为构成元素,将全景图映射到球面模型上,形成的以球心为观察视点,以球面为观察区域,可达到360度观察视角的视频。球面全景视频中的每一帧称为一个球面实景。一方面,随着全景采集设备的发展,可以方便地获得球面全景视频(全景采集设备可以在车辆的高速行进之中,进行快速、连续地拍摄,从而获取道路沿途的场景信息);另一方面,球面全景视频包含了视点所在位置周围360°的场景信息,只需进行一次采集就可以进行道路两旁所有标志的定位。
因此,本发明以基于全景采集设备获得的球面全景视频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全景视频的交通标志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交通标志的定位问题,利用球面全景视频具有采集容易、视角范围广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全景视频的交通标志定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交通标志的快速、准确的定位。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球面全景视频的交通标志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基于球面全景视频进行交通标志的检测
1) 从球面全景视频中提取不少于3000张含交通标志的图像作为正样本,提取不少于9000张不含交通标志的图像作为负样本;
2) 对正、负样本进行处理,然后利用Haar特征训练交通标志的Adaboost分类器,利用生成的分类器进行交通标志的检测;
3) 若检测到交通标志,将检测区域映射到球面全景图上;
(2) 计算交通标志的经纬度坐标,以进行定位
1) 视交通标志为等密度物体,以其形心处的坐标作为交通标志的坐标,计算球面全景图中检测区域形心的位置,将其映射到球面实景中,计算其在球面实景上映射点的球面极坐标;
2) 选取2帧包含此交通标志的球面实景,其球心分别为O1、O2,提取球面实景拍摄时获取的GPS数据作为球心所在位置的坐标,假设交通标志形心处的高程信息为H,则虚拟实景球心处的大地坐标已知;根据大地坐标系和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此坐标转换为大地空间直角坐标;
3) 以O1为坐标原点,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1XYZ,假设A1、A2分别为交通标志在以O1、O2为圆心的球面实景中的位置,O1A1与O2A2交于一点A,则A点即为三维空间中交通标志的位置;基于2帧虚拟实景间的上述位置映射关系,可以计算A点在直角坐标系O1XYZ的空间坐标;
4) 将A点的空间坐标转化为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然后再转化为大地坐标,保留大地坐标中的经纬度信息,以在二维地图上进行定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在数据来源方面,以球面全景视频作为数据源,基于此数据源进行交通标志的定位,省时省力,只需在道路上行驶一次,就能拍到周围的所有场景,从而进行场景中所有交通标志的定位。
(2) 在定位方法上,利用了球面全景视频相邻帧之间的特殊位置映射关系,以及大地坐标系和大地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来计算球面实景上标志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从而进行定位,定位算法效率高、实时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球面全景视频进行交通标志定位的技术路线示意图。
图2为球面全景图与球面实景之间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动作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