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证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内控淬火层厚度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252.6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萍;王佼;郝雯婧;张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C21D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证 汽车 轮轴 活塞 内控 淬火 厚度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证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内控淬火层厚度的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轮轴活塞罩在制作时,定位基准的选择对保证加工精度和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均有很大影响。在考虑定位方案时,应该按工件的精度要求、工序内容等来决定应限制自由度的数目和方向。进而选择好定为基准,并考虑所需的定位元件。一般情况下,定位基准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已由工艺人员确定了。因此,在夹具设计时只需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的正确性。如果选择得不当,应与有关人员协商修改。此次工序的定位基准是零件中心内孔的轴线。
定位基准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定位基准及加工要求选择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以确定方案是否可用。由本工序加工要求可知,只有绕z轴线转动的自由度不用限制。元件外圆以3个爪进行定位,限制元件X,Y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以及绕X,Y轴的旋转自由度,存放淬火液的实心孔则限制了元件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这样就满足了元件定位要求,确定了轴线的正确位置。另外,夹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加工机床的配合,夹具底座的作用是将夹具牢牢地固定在加工机床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良好控制的保证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内控淬火层厚度的夹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保证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内控淬火层厚度的夹具,由底座及夹头组成,
所述的底座为圆台状结构,底座的外侧面经高频淬火处理,在底部的中心设置与车床转轴连接的连接孔,底面上设置定位孔,底座凸台的中心设置与夹头连接的螺孔,
所述的夹头与底座相匹配,为带有固定爪的圆台状结构,夹头的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底座凸台相匹配的配合孔,该配合孔上连通有螺孔,所述的固定瓜设置在夹头凸台的四周,所述的夹头凸台为空心结构,凸台内盛装淬火液。
所述的固定爪设有三个,均匀分布在夹头凸台的四周,控制夹具在X轴、Y轴方向上对汽车轮轴活塞罩盖的定位,限制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在X轴、Y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以及绕X轴、Y轴的旋转自由度。
所述的夹头凸台限制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
所述的底座与车床转轴连接,加工时经转轴带动进行旋转,转速控制在240-250rp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底座配合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设计,从而方便将夹具卡设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另外,将夹具底座和夹头分开制造的好处在于能不改变底座,而换上不同的夹头,从而组成不同的夹具,作用于其他工艺的热处理,从而扩大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夹头、11为固定爪、12为夹头凸台、13为螺孔、14为配合孔、2为底座、21为底座凸台、22为螺孔、23为定位孔、24为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保证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内控淬火层厚度的夹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夹头1及底座2组成。底座2为圆台状结构,如图3所示,在底座2的外侧面经高频淬火处理,在底部的中心设置与车床转轴连接的连接孔24,底面上设置定位孔23,底座凸台21的中心设置与夹头连接的螺孔22。夹头1与底座2相匹配,为带有固定爪11的圆台状结构,夹头1的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底座凸台21相匹配的配合孔14,该配合孔14上连通有螺孔13,这样将夹头1套设在底座2上之后,通过M8螺栓将两者连接组装。固定爪11设有若干,例如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均匀设置在夹头凸台12的四周,控制夹具在X轴、Y轴方向上对汽车轮轴活塞罩盖的定位,限制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在X轴、Y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以及绕X轴、Y轴的旋转自由度。夹头凸台12为空心结构,凸台内盛装淬火液。夹头凸台12可以限制汽车轮轴活塞罩盖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在加工时,底座2与车床转轴连接,加工时经转轴带动进行旋转,转速控制在240-250rpm。被处理的工件直接放在夹具顶部,夹具设计的尺寸是滑配,刚好能轻松放下且能旋转。处理时利用现有的上喷淋往工件上喷液,液体从工件流到夹具中间的实心孔,工件处理反面有液体冷却,在淬火时工件转动中冷却液不断排出与流进,达到循环冷却。处理好工件外面再同理反过来处理工件里面。正反处理尺寸分别是13.5与9。要用两套感应圈处理才能达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水连铸铆钉调节式水套结晶器
- 下一篇:一种模具烤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