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药品包装设备的药剂收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559.4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阳;沈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奇 |
主分类号: | B65B57/14 | 分类号: | B65B5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药品包装 设备 药剂 收集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药品包装设备的药剂收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此所述的药品包装设备指的是,可以将服药患者的药剂按照医嘱记录自动包装成独立的按次服用的袋装药包的一种自动分药设备,各种药剂按品种划分,被预先放置在设备的药剂存储柜内的各个药盒中,设备工作时,这些药剂通过附装在药盒上的药剂供给器按照医嘱的要求被有序的从药盒中吐出,顺着药剂收集通道汇总到药剂汇总装置内,待一包药的药剂全部被药剂汇总装置收集完毕后,这些药剂被送到封袋装置进行封袋,最后,这一封装好了的药袋经过出袋机构从设备中排出,完成医嘱中一包药的包药工作。
尽管现有的各种款式药品包装设备在具体的结构上各不相同,但设备在处理一条医嘱记录中的单一一袋药时,其作业流程确基本相同,均可按图1所示,被分为4个流程,分别是:
(1)出药流程S1
执行出药流程时,向药剂供给器发出吐药指令,药剂同时从药剂供给器中吐出,进入药剂收集装置中;
(2)药剂收集流程S2
药剂首先在药剂收集通道内下落,然后进入药剂收集通道,最后进入汇总机构,系统在确认药剂全部被收集后,将药剂馈送到封袋机构;
(3)封袋流程S3
在执行封袋流程中,进入封袋机构的药剂被包装成袋;
(4)出袋流程S4
在执行出袋流程中,封装好了的药袋被依次排出设备外。
上述四个流程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符号N和N'定义为药包序号,其中纵坐标上的刻度1代表流程在工作中,刻度0代表该流程停止。横坐标代表时间。其中:T1代表出药流程所用的时间,T2代表收集流程所用的时间,T3代表封袋流程所用的时间,T4代表出袋流程所用的时间;t1代表本次包药的出药流程启动时相对于上一次包药出袋流程结束时的延迟时间,即两包相邻的药包包药的时间间隔,t2代表收集流程开始相对于出药流程结束的延迟时间,t3代表封袋流程开始相对于收集流程结束的延迟时间,t4代表出袋流程开始相对于封袋流程结束的延迟时间。
以此来看,完成一个药包的包药全过程所用的时间是上述全部时间的总和,即t1+T1+t2+T2+t3+T3+t4+T4。然而对于在一个药袋内多于一颗药剂的情况下,各个药剂吐出的时间有微小的差异,收集流程S2需在最先的一颗药剂吐出时就开始启动,而最后一颗药剂吐出时出药流程S1才结束,因此t2可能出现负值。
图2中表述的包药全过程只是理论过程。实际上,为了提高包药速度和效率,在设计上,除了尽量减少各个流程所占用的时间外,药品包装设备均采用了一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作“并发处理”的方法同时对多包药袋做并发处理,这一方法使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尽可能多的同时处理有多包药袋的多个流程。典型“并发处理”的方法如图3所示,符号N和N'定义为药包序号,图3相对于图2来说,图3中新增加的td1代表着相邻两个出药流程S1的间隔时间,td2代表着相邻两个收集流程S2的间隔时间,td3代表着相邻两个封袋流程S3的间隔时间,td4代表着相邻两个出袋流程S4的间隔时间。具有这种“并发处理”功能的设备所处理的各个不同的流程占用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由于成本、体积和结构等因素的限制,设备中完成各个流程功能的机构都是单一的。因此,尽管药品包装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药袋的多个流程,但不可同时处理多个药袋的相同流程。例如,药品包装设备的可以同时进行着A药包的出药流程、B药包的收集流程、C药包的封袋流程、……,但是药品包装设备不能同时处理A、B、C药包的同一个流程。即药剂要逐包收集、封袋要逐包封袋等,这一点在图3中就表现为,td1、td2、td3、td4均不能为负数。否则,设备会出错。例如,两包出药流程的重叠(td1为负值)意味着相邻的两包药剂同时吐药,在只有一套收集装置的设备内,同时吐出的药剂将被收集在一起,这样包出来的药品将出现“串包”等等。因此,现有设备中采用的“并发处理”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已经不能继续被压缩,用时最长的流程决定了整机设备的包药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奇,未经沈中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削连杆盖端面的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卧式双面过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