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龙头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279.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沪龙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4 | 分类号: | B62H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费微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龙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自行车龙头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在停放时其龙头会随意转动,若停放时车篮内放置有重物,则自行车容易侧翻,易压到小孩或造成其它危害,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停放时龙头会随意转动、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自行车龙头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自行车龙头锁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头管、后支撑架,还包括线索,所述的车架头管的上碗上部形成凸台,所述的车架头管上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的后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的第一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锁舌、连杆A、扭簧、止转件A、止转件B,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于凸台底部,所述的锁舌固定于凸台上,所述的锁舌内连接有弹块,所述的弹块上环套有弹簧,所述的弹块的两端伸出锁舌外,所述的止转件A上环形阵列设置有与弹块相对应的锁孔,所述的止转件A上的齿轮A与止转件B上的齿轮B相啮合,所述的止转件B嵌入车架的前叉立管上,所述的连杆A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的扭簧套接于连杆A上,所述的连杆A一端与弹块相抵触,所述的线索的一端穿过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的中空螺丝A并与连杆A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锁止机构包括连杆B,复位弹簧,所述的连杆B通过螺栓与后支撑架连接,所述的线索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于后支撑架上的中空螺丝B并与连杆B相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连杆B上,另一端固定于后支撑架上。
停放时,收起后支撑架,则后支撑架上的支撑杆将顶紧连杆B的一端,使得连杆B的另一端将线索的一端拉紧,则线索的另一端将给连杆A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连杆A绕螺栓旋转,则连杆A与弹块相抵触的一端在力的作用下将弹块向上顶起,则弹块进入止转件A上的锁孔内并与止转件A锁死,且止转件A上的齿轮A与嵌入前叉立管中的止转件B上的齿轮B相啮合,则自行车停放时,锁舌、弹块、止转件A、止转件B之间相互锁死,龙头不能随意转动,避免了自行车侧翻的危险;要骑行时,只需展开后支撑架,则后支撑架上的支撑杆不再顶紧连杆B,此时连杆B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且线索不再被拉紧,同时线索另一端给连杆A的作用力消失,连杆A也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回到原位,则弹块在自身弹簧的作用力下回到原位,不再与止转件A上的锁孔锁死,此时龙头可随意转动;通过线索、第一锁止机构、第二锁止机构间的有机连动,本发明实现了自行车停放时自动锁紧龙头锁,骑行时龙头自动解锁的功能,既安全又方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自行车龙头锁结构,所述的止转件B内侧设置有限位块。使龙头锁紧时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行车龙头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锁止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锁止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止转件A、止转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锁止机构未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锁止机构未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锁止机构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锁止机构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沪龙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沪龙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豆杉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