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长寿命锂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33141.3 | 申请日: | 2013-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聂权;邓腾彬;黄珍珍;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2/02;H01M2/26;H01M4/1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寿命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长寿命锂电池。
背景技术
就目前市场上所普遍存在的锂离子电池来看,其性能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电池材料的革新与突破,具体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其中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对电池的影响最大,也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点。
现代社会,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普遍使用锂离子电池,市面上售卖的锂离子电池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但这些锂离子电池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设计都不算巧妙,其体积大,容易出现短路,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高性能长寿命锂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长寿命锂电池,其包括锂电池层叠芯体及包覆在该锂电池层叠芯体外表面的复合包装层,所述锂电池层叠芯包括依次叠置的上复合隔膜层、正极片层、中复合隔膜层、负极片层和下复合隔膜层,所述正极片层和负极片层上分别设有伸出所述复合包装层的极耳,该极耳上包覆有绝缘胶,该绝缘胶的上部径向凸起形成一环状凸起。设有环状凸起,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卷绕过程对隔膜层产生挤压,从而使整个锂电池层叠芯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极耳焊接时可以与正、负极片层平齐,避免极耳回折增加锂电池层叠芯体的厚度,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在封装过程易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整个软包装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复合包装层包括按由内至外顺序依次叠置的尼龙内基层、聚氨酯粘合层、软质铝箔层、环氧粘合层和改性流延聚丙烯薄膜层。采用环氧粘合层,使得软质铝箔层与改性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的剥离强度高,高阻隔使得锂电池性能在电解液浸泡下保持稳定,且热封合性良好,适合冷冲压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尼龙内基层的厚度为30um~48um,聚氨酯粘合层的厚度为15um~25um,所述软质铝箔层的厚度为28um~32um,所述软质铝箔层的厚度为30um~42um,所述环氧粘合层的厚度为18um~25um,所述改性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18um~24u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片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正极浆料44~46%:溶剂54~56%,其中正极浆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而成:锰酸锂42~57%,镍钴锰酸锂38~50%,导电剂4~5%,粘结剂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片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负极浆料28~32%:溶剂68~72%,其中负极浆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石墨90~92%、导电炭黑4~5%、粘结剂4~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复合隔膜层和下复合隔膜层均为由Celgard-2300PP、PE和PP构成的三层微孔复合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中复合隔膜层为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构成的双层复合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从所述复合包装层伸出的长度为1.8~2.8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片层的厚度为0.5~0.9mm,所述负极片层的厚度为0.08~0.3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复合隔膜层、中复合隔膜层和下复合隔膜层的厚度均为0.03~0.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寿命长、比容量高、结构稳定、原料资源丰富、安全性好,不污染环境的二次埋离子电池,而且大大提高提高了循环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整个制作工序简洁,易于实现、成本低且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锂电池层叠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