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623.7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伊卓;赵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王崇,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裂液 减阻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页岩气藏压裂施工中用到的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页岩气开采压裂增产领域。
背景技术
页岩气非常丰富,但因为页岩基质渗透率很低(一般小于1mD),开发技术难度很大,90%以上的页岩气井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压裂是在高压条件下,将地层压开,形成裂缝的过程。在压裂过程中,需要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以利于地层中井的石油及气体烃的生产。支撑剂的施用需要用高粘度的压裂液来携带,压裂液是压裂过程中的工作液,压裂液由高压泵注设备的增压后通过管柱高速泵入地层,油田上常用的压裂液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聚合物为增稠剂。但对页岩气压裂增产作业,采用这种压裂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性也比较大。
目前,页岩气压裂增产作业常采用减阻水进行压裂增产作业。减阻水压裂是在水中加入少量压裂液减阻剂、助排剂、杀菌剂等添加剂作为压裂液进行的压裂作业,与凝胶压裂液不同,减阻水压裂能明显降低压裂成本,减小地层伤害,而且能够获得凝胶压裂不能实现的体积压裂,从而提高页岩气的开采产量。减阻水中常用的压裂液减阻剂主要为胍胶和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胍胶压裂液减阻剂溶解时间较长,一般在10-30min,无法满足页岩气压裂大排量、大流量在线配制的需要;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这种压裂液减阻剂虽然溶解速度比较快,一般在5-15min,但由于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这种压裂液减阻剂注入地层后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页岩气藏压裂施工中用到的压裂液减阻剂存在的污染环境、溶解速度低、减阻性能低以及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页岩气藏压裂施工中用到的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液减阻剂,该压裂液减阻剂含有水溶性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稳定剂、水溶性无机盐和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压裂液减阻剂不包含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水溶性单体为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单体,所述稳定剂为聚噁唑啉,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C1-C8的烷基;优选地,R为H或C1-C3的烷基;更优选地,R为H或甲基;n为1000-10000之间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压裂液减阻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溶性单体、水溶性无机盐、稳定剂、去离子水、氧化剂和偶氮类引发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体的pH值调节至3-7;
(2)在氮气气氛下,将步骤(1)得到的经过调节pH值的溶液与还原剂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
其中,所述水溶性单体为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单体,所述稳定剂为聚噁唑啉,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C1-C8的烷基;优选地,R为H或C1-C3的烷基;更优选地,R为H或甲基;n为1000-10000之间的整数。
本发明提供的压裂液减阻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室温下可以稳定储存12个月以上;减阻效果明显,减阻率可高达77.8%;压裂液减阻剂成本便宜、原料易得以及速溶效果好,在清水以及NaCl中的溶解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液减阻剂,该压裂液减阻剂含有水溶性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稳定剂、水溶性无机盐和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压裂液减阻剂不包含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水溶性单体为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单体,所述稳定剂为为聚噁唑啉,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C1-C8的烷基;优选地,R为H或C1-C3的烷基;更优选地,R为H或甲基;n为1000-10000之间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