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2532.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振兴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4 | 分类号: | D04B15/44;D04B27/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郑宏帜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涨力输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属于针织机输纱装置结构改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针织机输纱装置主要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轴6'上的上带轮1'、换向轮离合器3'、下带轮4'、固定架5'、送线轮7',换向轮离合器3'与轴6'之间安装有导向套2',上带轮1'、下带轮4'、固定架5'与轴6'之间均安装有轴承8',送线轮7'与轴6'相固定。图中带轮驱动装置、纱线、编织装置等未画出。
现有的针织机输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带轮驱动装置(图中未示)驱动上带轮1'或下带轮4'其中一只转动,根据所选中的上带轮1'或下带轮4'将换向轮离合器3'切换到所选择带轮后,由换向轮离合器3'依次带动导向套2'、轴6'转动,最后由轴6'带动送线轮7'转动,实现纱线的输送功能。
现有的针织机输纱装置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1. 因为输纱装置输出线长度必须与编织装置(图中未示)所需线长度相等,而且输纱装置与编织装置之间每根所输送纱线必须有一定涨力(也可叫拉力),这样所编织布面才会平整。如果所输送多根纱线中涨力不一致,最后会在所编织布面产生质量问题,如布面线有松、紧、凹凸不平、面线歪、斜、布面扭曲等质量问题。
2. 输纱装置输出纱线长度与编织装置所需纱线长度是相等的,如果两者之间有不相等,是靠调整带轮驱动装置快、慢来控制上带轮1'或下带轮4'转速,以达到输纱装置与编织装置所需长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调整输纱装置转速,因为如果输纱装置转速调整比编织装置快一点点,那么编织装置编织一定时间后,所输送纱线就会松弛,输送纱线有松弛就不能编织,只有重新调整输纱装置转速。如果输纱装置转速调整比编织装置慢一点点,那么编织装置编织一定时间后,所输送纱线就会涨断(拉断),输送纱线有涨断(拉断)就不能编织,只有重新调整输纱装置转速。
3. 在正常对每根所输送纱线调整好纱线涨力(拉力)后,如果其中有一根纱线断掉或换新纱线重新接好后,此根纱线涨力与其它几根纱线涨力很难达到一致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此根所接好线涨力小于其它线,这样所编织后布面就会产生质量问题,例如布面线有松、紧、凹凸不平、面线歪、斜、布面扭曲等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几点输纱装置缺点分析后,申请人认为现有结构的输纱装置达不到所输送纱线保持恒涨力输送纱线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所输送纱线涨力恒定的恒涨力输纱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在轴上的上带轮、换向轮离合器、下带轮、固定架、送线轮,换向轮离合器与轴之间安装有导向套,所述送线轮的内壁上安装有涨力调整螺钉、支撑轴承,与涨力调整螺钉位置相对应的轴外壁上固定有磁钢(磁钢与涨力调整螺钉之间具有磁性吸合力),且涨力调整螺钉与磁钢之间留有间隙H,支撑轴承安装在轴上(即送线轮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送线轮的上端壁体上开设有通孔,涨力调整螺钉安装在通孔内,可以方便的调整涨力调整螺钉与磁钢之间的间隙H大小。
所述磁钢呈圆环状结构,不仅方便安装,而且进一步确保了与涨力调整螺钉之间始终保持有磁性吸合力。
所述涨力调整螺钉设置为一个。
所述涨力调整螺钉设置为数个,且沿着送线轮内壁周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其送线轮通过支撑轴承安装在轴上,改变了原来直接固定在轴上的设计,在送线轮和轴上分别设计相互有磁性吸合力且有间隙的涨力调整螺钉与磁钢,使得送线轮在纱线的拉力作用下可相对轴进行独立的转动,这样不仅可以为编织装置提供所需长度的纱线,而且可以实现每根纱线具有恒定的涨力。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工作时,其输送纱线的长度要始终小于编织装置所需纱线的长度,否则将无法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为只有输送纱线的长度小于编织装置所需纱线的长度时,编织装置才会对输纱装置上的纱线产生一定的拉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针织机输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恒涨力输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振兴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振兴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猪轮状病毒ΔVP8*亚单位重组蛋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