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金属助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2334.7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支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支大利 |
主分类号: | F23D14/12 | 分类号: | F23D14/12;F23D14/26;F23D14/8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金属 助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金属助燃器,属于燃气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燃气灶具的热效率、使其燃烧完全、减少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普遍采用了红外线燃气灶具,用于红外线燃气灶具燃烧器上的发热体主要有红外线陶瓷辐射发热板和具有红外线辐射功能的金属蜂窝发热体。但前者的制作工艺复杂,稳定性差,且其与金属外壳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炸裂和风化,促使灶具出现回火现象,导致整个灶具烧坏或爆炸,危险系数高。后者主要由用于导火的蜂窝发热层和用于阻流、防止回火现象发生的金属网状层焊接在一起,其热膨胀系数相同,不会出现炸裂和风化现象,克服了前者的部分缺陷,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因为金属网状层比较薄,丝径比较细,在燃烧过程中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从而导致整个金属网状层起不到稳流、限流的作用,进而发生回火现象,致使整个灶具烧坏或爆炸,危险系数高。且因金属网状层的制作工艺复杂、精度要求比较高,致使整个发热体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线金属助燃器,在提高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减少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防止灶具因回火导致的烧坏或爆炸,安全系数高,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线金属助燃器由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蜂窝载体组成,金属蜂窝载体为平面式,由波纹带和平带卷制而成,波纹带的波形为正弦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为2.9~3.6mm,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高度差为0.95~1.1mm,波纹带和平带的厚度均为0.06~0.1mm,金属蜂窝载体的厚度为10~12mm。
波纹带和平带的厚度为0.08~0.09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由蜂窝发热层和金属网状层构成的两层发热体,本发明仅由一层金属蜂窝载体组成,并通过调整金属蜂窝载体波纹带和平带的厚度、波峰与波谷间的高度差和相邻波峰间的距离来调整供给的燃烧气体量,通过增加金属蜂窝载体的厚度增加燃气流动时所受阻力,限制燃气的流速,就可起到稳流、限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燃气在金属蜂窝载体表面处形成稳流稳焰燃烧,火焰好,提高了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减少了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能更有效地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防止了灶具因回火导致的烧坏或爆炸,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此外,相比两层结构的发热体,本发明无需在金属蜂窝载体的背面设置金属网状层,工艺更简单,降低了成本,防回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金属蜂窝载体,2、波纹带,3、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助燃器由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蜂窝载体1组成,金属蜂窝载体1为平面式,由波纹带2和平带3卷制而成,波纹带2的波形为正弦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为2.9~3.6mm,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高度差为0.95~1.1mm,波纹带2和平带3的厚度均为0.06~0.1mm,金属蜂窝载体1的厚度为10~12mm。
使用时,因调整了金属蜂窝载体1中波纹带2和平带3的厚度、波峰与波谷间的高度差和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供给的燃烧气体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金属蜂窝载体1厚度的增加也增加燃气流动时所受阻力,限制了燃气的流速,对燃气起到了稳流、限流的作用,保证了燃气在金属蜂窝载体1表面处形成稳流稳焰燃烧,减少了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燃气灶具的热效率。相比现有常用的两层发热体结构是通过阻流金属网状层来实现对燃烧气体的稳流、限流,本发明是通过增加金属蜂窝载体1的厚度来调整燃烧气体的流速,且金属蜂窝载体1的厚度在使用中是不会因其他因素变化的,故限制燃气流速的作用也不会受到影响,至始至终都保持限流作用,能更有效地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防止了灶具因回火导致的烧坏或爆炸,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优选地,金属蜂窝载体1中的波纹带2和平带3的厚度为0.08~0.09mm,此时调整供给的燃烧气体量最合适,保证了燃气在金属蜂窝载体1表面处形成蓝色燃烧火焰,进一步减少了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燃气灶具的热效率。
经厂内测试,本发明用于灶具使用时测得的相关实验数据是:
环温: 13.1℃ ;
烟温: 14.8℃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支大利,未经支大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冷通道冷热分区数据中心
- 下一篇:一种带旋转床的里克型脉动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