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315.4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F27B1/20;F27B1/21;F27B1/26;C04B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抽吸 式开孔 膨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上常用膨化微珠设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闭孔膨化微珠设备,另一种是开孔膨化微珠设备,采用物料自由下落方式和气吸式垂直下落方式,适合于闭孔微珠加工制作,堆积密度在0.2~0.8 g/cm3之间,粒径范围一般在40~180微米之间,加工工艺复杂,矿物原料经过球化处理要求是近似圆球形,经过膨化烧结后的产品为圆球形,壁厚均匀一致、颗粒大小一致、密度变化范围要小,抗压、抗折强度高,在20MPa以上,产量低,附加值高,主要用于油田固井作为减轻材料、轮胎橡胶、油漆生产等化工行业;矿物质物料的粒径在300微米~500微米,膨化后的堆积密度在0.07~0.15 g/cm,作为建筑内外墙保温板、以及与水泥混合制作保温砂浆,要求达到A级阻燃,达到65%节能保温效果,对抗压强度要求较低;采用自由下落方式和气吸式垂直下落生产方式,由于堆积密度大(0.2~0.8 g/cm3),加工制成的保温板重量每立方米在1200~1500公斤以上(国家标准在每立方米300公斤),过重增加施工难度,为确保质量安全,施工中需要特别加固,并且生产效率低,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设备的缺陷,提供一种满足建筑保温要求,热效率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开孔膨化微珠设备。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包括进料口、预热炉、提升机、膨化炉、燃烧嘴、引风机、产品料仓,其中进料口和预热炉位于膨化炉的一端,特征在于:物料由进料口进入预热炉,预热炉在动力带动下转动,受热的物料在预热炉内壁不停地上下翻动,沿预热炉内壁螺旋方向将物料向前推进,加热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进入储料仓,在储料仓底面圆周上设有多个导料管,将储料仓内的物料通过导料管送入相对应的漏斗内,漏斗均匀分布在膨化炉外壁的外圆周面上与膨化炉固定联接,在每个漏斗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穿过膨化炉外壁进入内壁并靠近内壁的圆周上,在每个漏斗上设有流量调节手柄,控制物料进入膨化炉喂入量,漏斗落入膨化炉内的物料,在燃烧嘴附近的高温区料迅速膨胀烧结,在送料管上设有引风机,气流从膨化炉的底部进入炉内,在引风机的抽吸力的作用下,膨胀烧结后的微珠从膨化炉的底部运动到顶部,经送料管到产品料仓。
所述一种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在膨化炉底部靠近内壁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燃烧嘴,燃烧嘴个数与漏斗个数相等,燃烧嘴与漏斗上的落料口垂线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燃烧嘴的距离在0.5~1米之间。
所述一种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在储料仓底面圆周上设有均匀分布多个导料管,导料管个数与漏斗个数相等。
所述一种燃气抽吸式开孔膨化微珠设备,每个漏斗上都设有联板,联板与漏斗固定联接,在联板都设有弧形燕尾槽,每个漏斗上的流量调节手柄一端由螺栓紧固在弧形燕尾槽上,另一端转轴穿入漏斗轴孔内,沿顺时针所示旋转为流量增大方向。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燃烧嘴均匀分布在靠近内壁的圆周上,气流从膨化炉底部中间进入,物料由漏斗上的落料口沿膨化炉内壁下落,当物料运动到燃烧嘴附近的高温膨胀区,膨胀温度高在1100度,物料迅速膨胀,故膨胀体积大,无机矿物质微粒在漏斗内堆积密度为1.3 g/cm3 ,膨化后的堆积密度0.07~0.15 g/cm3之间,膨胀体积为8~15倍,在风机抽吸力的作用下,迅速上升进入料仓。
2、膨化后的物料可用于建筑内防火外墙的保温板、耐火砖以及其他的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在0.035~0.048W/m﹒K之间,热效率高 ,熔融温度为1200度以上,具有隔热、保温、防火功能,可达到A级阻燃标准。
3、堆积密度小,风机抽吸力下,膨胀后物料上升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每小时生产量为3吨。
4、该产品为无机矿物质,用于改良粘质土壤,增加孔隙度和通气性,膨胀体积大,压缩比也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燃烧嘴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漏斗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