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自动冲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2107.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晔;王浩宇;林杰;张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D5/08 | 分类号: | E03D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丁惠敏;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自动 冲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冲厕装置,特别是一种无能耗,纯机械实现的自动冲洗系统,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冲厕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比如机场、商场、酒店、宾馆、学校、办公楼等场所里的男性卫生间的小便池一般都需要冲厕装置。在档次比较一般的厕所,多见的是人工冲厕装置,即为用手按压或者脚踩冲厕;在档次较高的厕所中,大多是自动冲厕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使用者的便利和文明程度。人工冲厕系统的最大缺点是,需要人们的自觉按压冲洗,遇到素质不高的如厕者或者是害怕麻烦和担心不卫生的如厕者,往往不会去冲厕。自动冲厕系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耗电。尤其是在没有人的时间,比如深夜,会长时间处在无用工作中,浪费能源。而且一旦遇到电子控制装置故障,修理麻烦,浪费大量水资源。目前自动厕所冲洗系统均采用人体红外感应器感应是否有人,在感应到有人的情况下进行冲厕行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13327,由盖板、探头壳体、电子电路板、透镜所组成,设计要点是盖板的盖檐呈喇叭形,在探头壳体前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口、透镜,探头壳体与盖板之间设置电子电路板。此种装置虽然可以解决自动冲厕的功能,但是却消耗了电能,尤其是在像节假日或者深夜等等很少会有人的场合下,一直处在检测状态,不断地消耗电能。而且在有人经过时,会出现误触发的状态,错误冲洗厕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红外感应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一种液压式自动冲水系统,包括:踏板、设置在地面上并安装在踏板下表面的弹簧、液压油缸和蓄水装置,其中,所述蓄水装置包括水管,以及沿水流流向依次布置在所述水管中的上节流阀、上节流片,排水活塞、下节流片、和下节流阀,其中,下节流阀,排水活塞和上节流阀通过连杆刚性连接,可整体上下运动,上节流片和下节流片有间隔地固定在水管中;所述液压油缸包括U型管连通器、和填充在所述U型管连通器中的液压油、安装在所述U型管连通器所述踏板侧的第一液压缸活塞、和安装在所述U型管连通器所述水管侧的第二液压缸活塞;其中所述下节流阀的下部通过连杆与第二液压缸活塞相连,所述下节流阀和第二液压缸活塞之间的连杆与水管连接的部分使用密封圈密封,踏板下表面中心通过连杆与第一液压缸活塞相连。
进一步,所述U型管连通器两侧的管径不同,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处的管径比所述第二液压缸活塞处的管径大。
进一步,所述上节流片的内径均小于所述上节流阀的外径,并且与穿过与其中的连杆之间存在缝隙,所述下节流片的内径均小于所述下节流阀的外径,并且与穿过与其中的连杆之间存在缝隙。
进一步,所述上节流阀由一个单侧打有内螺纹的活塞以及一根两端有外螺纹的连杆连接组成,所述上节流阀的活塞的下部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下节流阀由一个两侧打有内螺纹的活塞以及一根一端有外螺纹另一端打有内螺纹的连杆连接组成,所述下节流阀的活塞的上部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排水活塞为锥形壳状,开口向下,通过连杆与所述上节流阀和下节流阀分别相连。
进一步,所述水管的水流出口处连接有外接小便器。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缸中的第一液压缸活塞和第二液压缸活塞与缸壁之间均由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上下节流阀中活塞的材料为不锈钢或有机玻璃。
进一步,所述液压油缸中液压U型管两侧的液压油在踏板没有下压的时候液面相平。
本发明实现人踩踏时进行蓄水,人走时加压冲水的自动冲水功能。踏板设置在小便器前方人踩踏处,如厕者就位时自然踩在踏板上,离开时踏板被弹簧弹起自动复位。踏板的下压(如厕时)由液压缸传动给节流阀,关闭冲水阀,开启蓄水阀,此时实现冲厕前的蓄水工作。踏板的弹起(如厕者离开)依然由液压缸传动,此时蓄水阀关闭,冲水阀开启,排水活塞向下排水,之前所蓄的水被加压冲厕,实现自动冲洗小便池的功用。该全自动小便冲厕装置真正实现自动加压冲厕和零电耗的完美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学校、办公楼、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酒店、宾馆、商场等一切公共厕所中,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液压式自动冲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