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嵌入传感电路用于检测人体生命特征的表带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081.3 | 申请日: | 2015-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传感 电路 用于 检测 人体 生命 特征 表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一种添加改性竹纤维的草莓用生物有机包裹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纤维利用天然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而制取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竹纤维在原材料上面来源广泛,利用性强,主要表现在竹子生长期短,2-3年内即可成材而且一次种植长期经营,并且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分解后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一种天然的、绿色的、环保型的原料。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有机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有机肥料可以分为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农业废弃物、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添加改性竹纤维的草莓用生物有机包裹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添加改性竹纤维的草莓用生物有机包裹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豆渣粉18-24、花椒粕粉17-23、麻籽粕粉12-18、鱼渣粉12-18、赖氨酸3-5、蛋白酶0.1-0.3、酵母菌0.02-0.04、过磷酸钙14-18、硝酸钾12-16、硫酸铵14-17、全氟丁基磺酸钾0.2-0.4、EM菌剂7-9、改性竹纤维13-15、硅藻土3-5、纳米碳4-5、硫酸锌2-3、聚乙烯醇3-4、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4-5、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丙烯酸0.3-0.5、叔丁基过氧化氢0.2-0.3、水适量;
所述改性竹纤维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2-4、纳米铁矿尾渣3-5、纳米凹凸棒土6-8、竹纤维73-80、丙烯酸18-23、过硫酸铵0.2-0.4、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2-0.03、桐油12-14、水适量;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酸钙、纳米铁矿尾渣、纳米凹凸棒土和竹纤维加到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浆料,再加入过硫酸铵、丙烯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70°C水浴中加热搅拌至反应3-4小时,得到的产物,烘干后加入桐油搅拌,研磨成细粉即可。
本发明所述一种添加改性竹纤维的草莓用生物有机包裹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豆渣粉、花椒粕粉、麻籽粕粉、鱼渣粉、蛋白酶、酵母菌和EM菌剂混匀,保持含水量为43-46%,采用好氧发酵法进行发酵,高温发酵15-20天,每隔14-20小时翻堆一次,烘干后加到造粒机中制成颗粒;
(2)将全氟丁基磺酸钾加到适量的水中溶解后,加入硅藻土,在1000-1200转/分下搅拌形成混悬液,再依次加入硫酸锌、纳米碳、聚乙烯醇和改性竹纤维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形成粘性包覆层;
(3)将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将步骤(1)中的颗粒、10%的混合物和其余的剩余成分加到步骤(2)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C,待开始出现放热反应时再缓慢加入剩余的混合物,混合物加完后,迅速升温至98°C,保温30分钟,冷却后加到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