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053.1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智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9231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恒温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单出恒温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行恒温水龙头恒温阀芯设计在龙头右边, 热水需在主体内流动很长距离才能与冷水在恒温阀芯处混合, 从而导致在长时间使用下恒温龙头表面温度过高, 接触时导致烫伤. 另外, 这样的设计会导致热能的大量损失, 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它具有热水直接进入恒温阀芯腔内特点,防止本体温度过高,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包括本体、恒温阀芯和开关阀芯,所述本体上有恒温阀芯腔、开关阀芯腔、混合水腔、出水腔、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恒温阀芯和开关阀芯分别设置在恒温阀芯腔和开关阀芯腔内,恒温阀芯腔与混合水腔连通,混合水腔与开关阀芯腔连通,开关阀芯腔与出水腔连通;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端,恒温阀芯腔和开关阀芯腔分别与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相邻;
所述恒温阀芯腔内有热水环形凹槽和冷水环形凹槽,冷水环形凹槽与本体的一端部相邻,由本体的恒温阀芯腔到开关阀芯腔方向,依次设置冷水环形凹槽和热水环形凹槽;热水进水口与热水环形凹槽连通;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之间的本体上有冷水通道与恒温阀芯腔内的冷水环形凹槽相连通;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腔连通,出水腔与开关阀芯腔连通。
所述的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冷水通道由冷水进水口始沿本体延伸到热水进水口下部并与冷水环形凹槽连通;热水进水口通过导水道与热水环形凹槽连通。
所述的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恒温阀芯腔内还有一导流槽,导流槽一侧与热水环形凹槽相邻、另一侧与混合水腔相邻,所述导流槽与冷水环形凹槽连通;所述冷水通道与导流槽连通。
本发明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热水直接进入恒温阀芯腔内,可以防止本体部位发热造成热量损失,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2的B—B视图。
图4是图3的C—C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单出水恒温水龙头,包括本体1、恒温阀芯2和开关阀芯3,所述本体1上有恒温阀芯腔11、开关阀芯腔12、混合水腔13、出水腔17、冷水进水口14和热水进水口15,恒温阀芯2和开关阀芯3分别设置在恒温阀芯腔11和开关阀芯腔12内,恒温阀芯腔11与混合水腔13连通,混合水腔13与开关阀芯腔12连通,开关阀芯腔12与出水腔连通;所述热水进水口15和冷水进水口14分别设置在本体1的两端,恒温阀芯腔11和开关阀芯腔12分别与热水进水口15和冷水进水口14相邻;
所述恒温阀芯腔11内有热水环形凹槽111和冷水环形凹槽112,如图3所示,冷水环形凹槽112与本体1的端部相邻,由本体1的恒温阀芯腔11到开关阀芯腔12方向,依次设置冷水环形凹槽112和热水环形凹槽111;热水进水口15与热水环形凹槽111连通;热水进水口15和冷水进水口14之间的本体1上有冷水通道16与恒温阀芯腔11内的冷水环形凹槽112相连通;
热水进水口15通过导水道151与热水环形凹槽111连通。
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出水口4,出水口4与出水腔17连通,出水腔17与开关阀芯腔12连通。
所述开关阀芯3将出水腔17与混合水腔13连通。
所述冷水通道16由冷水进水口14始沿本体1延伸到热水进水口15下部并与冷水环形凹槽112连通。。
如图2所示,冷水通道16和热水进水口15与热水环形凹槽111相通的导水道151错开。从图2是看是左右布局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本体1与热水接触,减少热能损失;安装在在墙体上时,热水进水口与墙面相对并垂直,参照图2、图3所示,热水与本体进行热交换的部位位于下部并与地面相对,而冷水通道16的部位位于上部并与房屋的天花板相对,即便是人手触摸到热水进水口部位的本体1也不会发生烫手的安全隐患。
使用时,如图4所示,热水经热水进水口15,导水道151进入热水环形凹槽111;如图3所示,冷水经冷水进水口14、冷水通道16进入恒温阀芯腔11的冷水环形凹槽112,冷水和热水经恒温阀芯2混合后进入混合水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智,未经陈德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