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篷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724.2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篷的生产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的车顶篷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慢慢的进入大部分人的家庭,在越来越追求高性能、环保型、节能型的时代,汽车内饰与汽车外形一样已经成为了人们选车时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对汽车的内饰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顶篷是安装于汽车车顶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的噪声,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然而现有的车顶篷的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生产作业环境差,制造过程中单体面料通过火焰或胶水与PU复合成型,该过程中容易造成有机物的挥发,气味不能满足车间的环境要求,对生产员工的健康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生产的车顶篷的性能较差,产品合格率较低,次品含量大,这样就导致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的车顶篷的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顶篷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风速为12~20m/s、排风量为300~500m3/min的风房中对车顶篷外壳进行钻孔处理;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后的车顶篷外壳进行清洗,以除去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的油渍和污渍,然后将清洗好的车顶篷外壳进行风干处理,风干温度为40~45℃、相对湿度低于18~25%,风干时间为35~45min;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的车顶篷置于喷胶房中,喷胶房中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18~25%,然后压缩空气并控制空气压力在55~64Kg/cm2之间,利用空气压力对车顶篷进行喷胶处理;
步骤四,将面料粘在车顶篷的内侧,然后进行热压成型,成型压力为6.2~7.4Mpa,成型时间为25~30s。
步骤三喷胶过程中,车顶篷内侧胶水厚度保持在0.05~0.08mm之间。
步骤四中所述面料为棉花布或密度为180~190g/m2的聚氨酯泡棉复合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接近室温的环境下完成,有机物质不易挥发,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通过简单的工艺即可完成车顶篷的制作,且产品的性能指数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产品的可靠性高。通过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车顶篷的合格率较高,较常规方法其产品合格率提高了20%,本发明生产效率高,较常规方法其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车顶篷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合格的车顶篷,在风速为12m/s、排风量为300m3/min的风房中对车顶篷外壳进行钻孔处理,本实施例按工程图纸出具的SOP要求进行钻孔。风房中风速的控制主要是吸收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使得生产作业环境不受影响。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后的车顶篷外壳进行清洗,以除去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的油渍和污渍,然后将清洗好的车顶篷外壳进行风干处理,风干温度为40℃、相对湿度低于18%,风干时间为35min。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的车顶篷置于喷胶房中,喷胶房中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18%,然后压缩空气并控制空气压力在55Kg/cm2之间,利用空气压力对车顶篷进行喷胶处理,车顶篷内侧胶水厚度控制为0.05mm。
步骤四,将密度为180g/m2的聚氨酯泡棉复合面料粘在车顶篷的内侧,然后进行热压成型,成型压力为6.2Mpa,成型时间为25s。
经上述步骤后,按工程图纸出具的SOP要求对车顶篷进行装配,最后包装出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车顶篷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合格的车顶篷,在风速为15m/s、排风量为400m3/min的风房中对车顶篷外壳进行钻孔处理,本实施例按工程图纸出具的SOP要求进行钻孔。风房中风速的控制主要是吸收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使得生产作业环境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