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硅胶的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31315.2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盛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50 | 分类号: | B29C4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42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硅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硅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防火硅胶是一款低粘度灌封胶,具有低硬度、自粘性良好、耐火耐高温等特点,主要用于电子产业用作灌注。防火硅胶由于其原料自粘性好,所以将原料加入到模具当中经过高温高压后防火硅胶同模具粘连非常紧密。在将成品防火硅胶出模时容易造成产品破裂,且产品不易脱模。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不仅仅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也非常高,是橡胶行业生产防火硅胶的技术难点。
橡胶行业内针对这一问题的普通处理方法为对防火硅胶产品进行低温生产或对生产防火硅胶的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但使用表面经过处理的模具进行生产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再处理,严重影响模具的寿命及生产的硅胶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防火硅胶容易与模具粘连导致产品破裂,不易脱模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保证产品脱模质量的防火硅胶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采用低温生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进行高温生产,生产成本低的防火硅胶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采用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防止产品与模具粘连而造成模具使用寿命受影响,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同时能够保证硅胶产品品质的防火硅胶成型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火硅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防火硅胶料中依据预设定的比例加入硬脂酸锌,并进行充分混合;
B将未添加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和加入了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都根据预设定的尺寸进行裁切;
C将聚四氟乙烯片放入模具进行热压定型,生产出用于使防火硅胶成型的成型模具;
D将没有添加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放置于成型模具上,再将含有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放置于未添加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的上方并入模生产;
E对防火硅胶料进行第一次热压成型,开模,将聚四氟乙烯片取出;
F对防火硅胶料进行第二次热压定型即可制得防火硅胶产品。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聚四氟乙烯片热压定型温度为165℃-185℃。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聚四氟乙烯片热压定型压力为40kg/cm2-60kg/cm2。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的聚四氟乙烯片的厚度为1.0mm-1.5mm。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热压压力为110kg/cm2-130kg/cm2。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F中热压压力比所述步骤E中的热压压力大30kg/cm2-50kg/cm2。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的热压温度为165℃-185℃。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F中的热压温度为165℃-185℃。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的热压时间为50-80秒。
优选的,在上述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F中热压时间为130-15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防火硅胶料中添加了硬脂酸锌,硬脂酸锌与模具表面接触,因为硬脂酸锌具有润滑作用,可以帮助产品脱模,进而防止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因为与模具的粘结而产生破裂的现象;生产效率提高200%,产品不合格率下降到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防火硅胶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生产防火硅胶料的原材料以生产出的防火硅胶件的用途为依据,并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充分混合制成防火硅胶料,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A向防火硅胶料中依据预设定的比例加入硬脂酸锌,并进行充分混合。根据要制得的防火硅胶件的用途,按照防火硅胶与硬脂酸锌的重量比为3:1的比例将硬脂酸锌加入到防火硅胶料中,并进行充分混合,为后续生产步骤做准备。
B将未添加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和加入了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都根据所要生产的硅胶件的预设定的尺寸进行裁切。根据所要生产的产品的规格和尺寸,将未添加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和添加了硬脂酸锌的防火硅胶料都进行裁切,方便后续步骤中,将防火硅胶料添加至成型模具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盛橡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盛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