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头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279.X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震文;梁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钇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头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组装、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提高良品率的灯头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照明行业里面发光二极管灯泡主要系包括灯体、灯罩、光源构件以及灯头,而发光二极管灯泡,按照灯泡功率的不同,其所使用的灯头大小也不相同,故在生产制造时,必须按照每一种功率的灯泡来生产相对配合的灯头,如此之下,生产成本必然无法降低;而其中灯头的结构更包括了导电接脚与导电件,在灯泡的组装过程中,其灯头组装时皆采用软线或电线焊接(或锁螺丝或铆合)于该灯头之导电件,其缺点在于组装速度缓慢且不良品高,而且该导电件与灯头本体之间的结合方式,都是采用打点铆合或是用胶粘和的方式,此结合方式亦无法有效达自动化量产,以致无法提升产能。为克服上述的缺陷,使其能够减少工序、快速组装、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加产能,因此,需要一种灯头改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工序、快速组装、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的灯头改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灯头改良结构,适用于与灯体连接,所述灯体具有容置空间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其中,所述灯头改良结构包括本体、导电件、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结合件;所述导电件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外壁,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绝缘,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件之间绝缘;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面且另一端与所述导电件抵触;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面且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结合件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且与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连接。
较佳地,所述结合件包括对应所述开口外形的凸块及螺合元件,所述凸块与所述螺合元件螺纹连接,所述螺合元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卡持于所述开口的内边缘。通过设置于所述凸块及螺合元件,并使其螺纹连接,因此,在安装或拆卸时,只需要拧动所述本体,即可使所述凸块及螺合元件组合或分离,组装十分快捷、方便。
较佳地,所述结合件包括对应所述开口外形的凸块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凸块侧面的卡合元件,所述卡合元件卡持于所述开口的内边缘。
具体地,所述卡合元件为具有弹性的抵触脚,所述抵触脚与所述凸块呈一体结构。由于在所述凸块的侧面上设置具有弹性的抵触脚,因此,所述本体在与所述灯体组装时可直接插入所述灯体的开口内,进而利用所述抵触脚的弹性特点,使所述抵触脚自动地与所述开口卡持,从而使组装工序快速而且方便。
较佳地,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纹。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所述本体可以与电源座进行螺纹连接,从而方便所述灯头与电源座之间的安装及拆卸。
较佳地,所述导电件具有第二螺纹。由于所述导电件包覆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壁,因此,利用所述第二螺纹与电源座进行连接,既可与电源座通电又可实现与电源座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导电件为与所述本体外侧壁的外型相配合的导电罩。
较佳地,所述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导电件具有至少一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防逆凸块,所述防逆凸块与所述定位孔结合。由于所述防逆凸块具有棘轮原理,因此其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使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且不可逆转,从而防止所述导电件脱离所述本体,实现与所述本体牢固地连接。
较佳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具有弹性且呈圆弧形结构。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设为弹性且为圆弧形结构可以使其与电源座的导电针连接更牢固,保证灯头导电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及与所述第一本体拼接固定的第二本体。将所述本体分成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可方便地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部,从而方便组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钇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钇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灶炉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场驱动原位梯度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