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超临界锅炉用镍基无缝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226.6 | 申请日: | 201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李阳;王伟;曾莉;李莎;郝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30/00;C22F1/1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锅炉 用镍基 无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超临界锅炉用镍基无缝管,它的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为:
Cr 21~25%; Al 1.0~2.5%; Co 9.0~15%; Mo 6~10%;
C 0.03~0.06%; Ti 0.8~2.5%; B 0.002~0.004%; Zr≤0.1%;
Mg≤0.05%; S≤0.015%;P≤0.03%; Cu≤1%; Fe≤2%;
N≤0.01%; O≤0.01%;
其余为Ni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锅炉用镍基无缝管,其特征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它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细小弥散第二相,晶粒度为1~3级。
3.一种超超临界锅炉用镍基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它的步骤特征是:
Ⅰ 冶炼
将符合真空感应与电渣重熔的金属熔体,采用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双联冶炼工艺,确保电渣锭的化学成分达到下述要求:
Cr 21~25%; Al 1.0~2.5%; Co 9.0~15%; Mo 6~10%;
C 0.03~0.06%; Ti 0.8~2.5%; B 0.002~0.004%; Zr≤0.1%;
Mg≤0.05%; S≤0.015%; P≤0.03%; Cu≤1%; Fe≤2%;
N≤0.01%; O≤0.01%;
其余为Ni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Ⅱ 均匀化退火
电渣锭入炉时,炉温低于400℃,控制升温速度在60~80℃/h,以防电渣锭炸裂;均热温度控制在1220~1250℃,均热时间为40~48h,确保枝晶间偏析元素充分扩散迁移;均热后,电渣锭炉冷至900~950℃后取出空冷;
Ⅲ 锻造开坯
电渣锭锻前电渣锭入炉时,炉温低于400℃,控制升温速度在60~80℃/h ,以防电渣锭炸裂;均热温度为开锻温度1170~1200℃;锻前加热时间根据电渣锭厚度决定,取0.8~1mm/min,均热时间为120~180min;开锻管坯温度为1170~1200℃,终锻温度为920~950℃,锻后空冷;
Ⅳ 热挤压
管坯均热温度为1180~1210℃,加热时间根据管坯厚度决定,取0.8~1mm/min,均热时间为120~180min;挤压比控制在8或小于8,挤压速度150~180mm/s,挤压结束后荒管立即入水冷却;
Ⅴ 冷轧
冷轧为2~3道次,道次冷轧变形量控制在50%或50%以下,冷轧速度25~35次/min,送进量3~5mm/次;冷轧道次间热处理温度1150~1180℃,保温时间不小于15 min,出炉淬水冷却;
Ⅵ 固溶+时效热处理
固溶热处理温度1180~1220℃,保温时间30~60min,出炉淬水冷却;时效热处理温度750~850℃,保温时间8~12h,出炉淬水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2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反馈与可控励磁并联式励磁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动电压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