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顶升型钢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087.7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付素娟;边智慧;戴占彪;李旭光;强万明;赵士永;赵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型钢 混凝土 支撑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物顶升型钢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既有建(构)筑的顶升保护,下部支撑体系作为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的传力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有顶升工程的支撑体系有型钢支撑系统和混凝土支撑系统两种。型钢支撑体系垫块制作速度快,顶升点承受压力大,制作精准,但顶升高度小,需在支撑体系设置大量的侧向稳定支撑;混凝土支撑体系垫块制作要求高,自重大,施工速度慢,顶升循环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物顶升型钢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利用混凝土稳定性强,刚度大和型钢垫块受压强度高、制作快捷、外形精准的优势互补,将顶升建筑物下部支撑体系设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提高了建筑物顶升高度和施工速度,一方面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材料的使用,另外一方面,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顶升型钢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所述型钢混凝土支撑体系为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或者型钢混凝土框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部支撑结构及建筑物底部托盘施工;
步骤2:建筑物顶升;
步骤3:型钢垫块就位;
步骤4: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或型钢混凝土框架施工。
所述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包括用于支撑建筑物重量的永久性型钢垫块和浇注后包覆在永久性型钢垫块外部的混凝土,永久性型钢垫块和混凝土构成型钢混凝土结构。
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建筑物重量的永久性型钢垫块和浇筑后包覆在永久性型钢垫块外部的混凝土,永久性型钢垫块和混凝土构成混凝土柱体结构,相邻型钢混凝土柱体之间设置连系梁。
所述步骤1包括(一)地基处理:对建筑物周围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设置下部支撑点;(二)刚性托盘施工:采用人工盾构钢筋混凝土箱梁法在建筑物底部制作刚性托盘;(三)端部支撑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箱梁两端分别浇筑端部支撑梁。
所述步骤2包括:(1)在全部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对应的下部支撑点水平放置临时性型钢垫块,启动液压站,使全部千斤顶同步顶升,当全部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的活塞杆与临时性型钢垫块顶面接触时,停止顶升,调整全部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使全部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顶升压力保持一致;(2)再次启动液压站,同步顶升至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完成一个行程的顶升,并实时监测建筑物水平度和垂直度;(3)液压站保压,并缩回总数量20%的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的活塞杆,在缩回的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临时性型钢垫块顶部增加相同高度的临时性型钢垫块,操作液压站,使得缩回的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顶杆端部与新增加的临时性型钢垫块顶面接触,并加压至原有压力;(4)以此方法分批次增加剩余80%短行程机械自锁千斤顶对应下部支撑点上的临时性型钢垫块,完成一次顶升;(5)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二阶段顶升,当临时性型钢垫块高度达到1-1.2米时分批将临时性型钢垫块替换为永久性型钢垫块,永久性型钢垫块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步骤4包括:(1)在位于同一列或者同一行的永久性型钢垫块外侧绑扎型钢混凝土结构和相邻型钢混凝土结构之间混凝土梁的钢筋;(2)模板就位;(3)浇注混凝土。
所述模板为滑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混凝土稳定性强,刚度大和型钢垫块受压强度高、制作快捷、外形精准的优势互补,将顶升建筑物下部支撑体系设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提高了建筑物顶升高度和施工速度,一方面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材料的使用,另外一方面,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次放置临时性型钢垫块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次顶升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次放置临时性型钢垫块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次顶升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更换永久性型钢垫块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更换永久性型钢垫块后顶升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下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下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永久性型钢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永久性型钢垫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下部支撑结构;2、型钢混凝土剪力墙;3、永久性型钢垫块;4、千斤顶;5、上部建筑物;6、临时性型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CAN总线的电动车窗控制装置
- 下一篇:便于施工的强化石材结构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