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798.2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滨;张金文;张志鸿;柯丽娜;陈箐;林德锋;赖碧梅;赖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菌渣 栽培 白背毛 木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毛木耳又称白背毛木耳、黄背毛木耳等,素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食用菌之一。漳州市生产白背毛木耳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国内白背毛木耳的主产区。一直以来漳州及附近地区种植白背毛木耳的主要原料是杂木屑,备料生产季节对木屑需求量巨大。与此同时,漳州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厂家众多,存在大量杏鲍菇菌渣,若不加以有效利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为,按重量比
杂木屑42.5-85份;麦麸6-12份;
轻质碳酸钙1.5-3份;以及杏鲍菇菌渣10-50份。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原料配方为,按重量比
杂木屑85份; 麦麸12份;
轻质碳酸钙3份 以及 杏鲍菇菌渣 30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原料配方为,按重量比
杂木屑85份; 麦麸12份;
轻质碳酸钙3份 以及 杏鲍菇菌渣 50份。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原料装袋之前,包括如下前处理:
木屑淋透水,待边缘基本无水渗出时即可建堆;建堆前,将轻质碳酸钙,麸皮,及相应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加到木屑中与之一起混匀,调好水分后即可建堆发酵;堆高1.2-1.5m,边缘尽量垂直,以增加中心有效高温发酵区;堆宽大1.8-2.2m,堆长不限,可视场地而定;第二次翻堆一般在7天后进行;发酵前后共翻堆4次,堆制发酵时间不低于22天,翻堆间隔不超过9天。
每次翻堆,若堆料明显偏干,应在翻堆前及时补淋水;为增加料堆内部氧气,翻堆结束后,用粗木棍打孔通气,孔洞间隔半米左右。
本发明的其余操作如装袋、灭菌、接种、菇房生产等步骤。和常规木耳栽培相同。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菌渣栽培毛木耳的方法。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废菌渣添加量和其它原料的配比组合,是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反复试验后确定。本发明通过调整杏鲍菇菌渣和其它组分的配比,不仅使杏鲍菇菌渣得到充分利用,单袋原料成本与对照组相比,节省了7.62%-38.12%,而且使木耳的产量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木耳菌株:白背毛木耳漳耳43-28,当地主栽品种,由本申请单位选育,是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优良品种。
栽培料原料:杂木屑由当地菇农提供,杏鲍菇菌渣由本申请单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提供,麸皮、轻质碳酸钙等辅料购自当地市场。
实施例1
基质:杂木屑85%、麦麸12%、轻质碳酸钙3%,另添加以上三种原料总和重量比10%的杏鲍菇菌渣
提前2天将所需木屑淋透水,待边缘基本无水渗出时即可建堆。建堆前,将轻质碳酸钙,麸皮,及相应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加到木屑中与之一起混匀,调好水分后即可建堆发酵。堆高约1.5m,至少不应低于1.2m,注意边缘尽量垂直,以增加中心有效高温发酵区;堆宽大概2m,堆长没有严格要求,可视场地而定。注意尽量不要采用圆堆。第二次翻堆一般在7天后进行,注意观察堆料水分,若堆料明显偏干,应在翻堆前及时补淋水。为增加料堆内部氧气,翻堆结束后,用粗木棍打孔通气,孔洞间隔半米左右。发酵前后共翻堆4次,一般堆制发酵时间不低于22天,翻堆间隔不要超过9天,否则易长出墨汁鬼伞等杂菌消耗营养。第四次翻堆前,需把握好堆料的含水量,要保证打包时培养料所需的含水量。
制包、接种、养菌及出耳管理等均参照常规方法。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基质组成为:杂木屑85%、麦麸12%、轻质碳酸钙3%,另添加以上三种原料总和重量比30%的杏鲍菇菌渣。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基质组成为:杂木屑85%、麦麸12%、轻质碳酸钙3%,另添加以上三种原料总和重量比50%的杏鲍菇菌渣。
对照例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基质组成为:杂木屑85%、麦麸12%、轻质碳酸钙3%,未添加杏鲍菇菌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