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氮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542.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麻生明;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1/14 | 分类号: | C07D231/14;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氮化合物的合成,具体说指一种吡唑和1,2,4-三唑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使用此合成方法,从简单的胺出发可以通过调节是否加入2,3-联烯酸酯得到两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吡唑以及1,2,4-三唑。
背景技术
在各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杂环中,吡唑杂环是最重要的骨架之一,主要由于其在制药工业以及农业化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Fustero,S.;Sánchez-Roselló,M.;Barrio,P.;Simón-Fuentes,A.Chem.Rev.2011,111,6984-7034)。一些含有吡唑骨架化合物,比如Rimonabant,Celebrex,Viagra,和Fipronil已经成为商品化的药物以及杀虫剂(结构式1)[(a)Terrett,N.K.;Bell,A.S.;Brown,D.;Ellis,P.Bioorg.Med.Chem.Lett.1996,6,1819–1824.(b)Christopoulou,F.D.;Kiortsis,D.N.J.Clin.Pharm.Ther.2011,36,10-18.(c)Gunasekara,A.S.;Truong,T.;Goh,K.S.;Spurlock,F.;Tjeerdema,R.S.J.Pestic.Sci.2007,32,189-199.]。此外,吡唑化合物也被应用到聚合物、超分子化学、化妆品以及作为紫外稳定剂使用。取代的吡唑化合物被当做配体使用到一些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因此,发展高效、通用的合成吡唑骨架的方法吸引了化学家极大的兴趣。
结构式1
众所周知,1,2,4-三唑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Moulin,A.;Bibian,M.;Blayo,A.-L.;El Habnouni,S.;Martinez,J.;Fehrentz,J.-A.Chem.Rev.2010,110,1809-1827.)。很多含有1,2,4-三唑类化合物被上市为药物销售,比如anastrozole,fluconazole,letrozole,mitratapide,voriconazole,maxalt,deferasirox,triadimefon,triadiminol,fluotrimazole,bitertanol,diclobutrazole,diniconazole,tebuconazole等(结构式2),以下所有被列出来的化合物(除Deferasirox)均含有无取代的1,2,4-三唑母环。因此,发展高效、新颖的方法来引入不同取代基到1,2,4-三唑环,对于药物化合家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直接通过简单的胺以及腈来合成全取代的1,2,4-三唑还未见报道。
结构式2
多组分反应(MCR)是通过简单原料制备复杂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可以一锅实现多个化学键的高效构建,而不需要分离或者纯化反应的中间体。这类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步骤少,污染小等优点,多组分反应已经成为有机化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联烯化学的逐渐发展,联烯参与的多组分反应也成为构建各种杂环骨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发明利用简单胺,2,3-联烯酸酯、腈的多组分反应,提供一类高效合成多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途径。有趣的是,在无2,3-联烯酸酯的条件下,又合成了1,2,4-三唑类化合物。
本发明利用醋酸铜作为氧化剂,腈作为溶剂以及反应物,从2,3-联烯酸酯以及胺得到两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对于吡唑以及三唑类的药物衍生物的合成具有很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进一步说,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多取代吡唑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高效制备多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1,2,4-三唑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高效制备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氮杂环化合物:多取代吡唑(Pyrzole)以及1,2,4-三唑类化合物(1,2,3-trazole)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阀瞬态试验回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