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场感应取电型无线测温系统及其射频通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509.9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宪;黄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0 | 分类号: | G01K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感应 取电型 无线 测温 系统 及其 射频 通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设备的测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场感应取电型无线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分析,我国每年发生的电力事故,有40%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过热所致;开关、刀闸、电缆连接部位接触电阻变大、过负荷等容易引起接头温度过高,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因此,对电力设备,特别是电气连接点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警是非常必要的。但高压设备对绝缘有严格要求,传统的电偶测温无法在电力设备上使用。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红外测温、有源无线测温、光纤测温、SAW声表面波传感器测温、电流互感器取电无线测温五种方式。红外测温即是由人工拿着红外成像仪对准物体表面直接测量,它只能测到物体的表面温度,还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最大的缺点是必须由人工操作,不能实现在线监测;有源无线测温是采用微功耗设计的无线射频模式,装置采用锂铁电池供电,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此模式进行测温,但是电池存在高温下易爆炸和泄露等状况,电池在高温下排出导电的气体和液体对于电力设备绝缘油致命影响,同时存在使用寿命问题,普遍使用3-5年后需要更换电池;光纤测温采用光栅测温探头安装在测温点,用光缆传输光信号,光纤测温通过的光纤隔离高压存在着沿面放电问题,在电力设备上光缆的布置和走线都非常困难,且造价高昂一般用户很难大范围使用,另外由于光栅测温传感器存在温漂现象,使用2-3年后需要取下重新校核温度刻度的状况;SAW声表面波传感器测温采用SAW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美国技术,也是无源工作模式,SAW声表面波传感器测温方式需要在被测点附近的柜体内安装感应天线,减小了设备的放电距离,降低了高压防护等级,而且信号非常不稳定,目前声表面波传感器信息接收合格率不高于70%;电流互感器取电无线测温,需要在母排等部位安装电流互感器,取代有源无线测温系统的电池供电部分,但安装的电流互感器体积较大,将减少母排相间距离,破坏设备绝缘及电磁场,最致命的是弱电流情况下,装置很难稳定可靠工作。传统无源测温装置中的静电感应电极获取的能量是高电压、微弱电流级别,整流器的输入电流只有0.8uA,电子器件泄露的电流大于2uA,若采用常规开关电源,泄露电流大于输入电流,测温装置无法稳定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在高压电场中不需要外部电源的情况下,通过静电感应电源获取电能量,保障自身工作的无线测温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场感应取电型无线测温系统,包括多个无线测温终端、多个数据接收器和管理终端,多个所述无线测温终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数据接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管理终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数据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测温终端包括单片机、静电感应电源、温度探测器和无线射频通讯模块,所述静电感应电源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数据端口与所述无线射频通讯模块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静电感应电源包括感应电极、桥式整流电路、开关、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稳压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带电体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静电感应电源的电压输出端。
所述静电感应电源能将uA级别的电流转换为mA级别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聚合物探头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红外线传感器和热检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