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潮防腐蚀同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9429.3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群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 腐蚀 同轴电缆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防潮防腐蚀同轴电缆。
(二)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一旦被潮气、水分、盐碱等物质侵蚀,外导体就会氧化腐蚀,外导体的铝箔和编织丝逐渐脆化变质,从而导致电气和物理特性恶化,失去使用功能。
而目前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在外导体与护套之间充以防潮防腐蚀油膏。使用该措施存在以下不足:
1)防腐蚀油膏本身就含一定的水分,处理不好反而适得其反;
2)油膏与护套材料存在相容性问题,用量大了油膏会通过护套表面析出,或迫使护套内小分子析出;
3)使用加油膏方法,在生产中控制难度较大,操作人员比较反感;
4)防水油膏生产时加入量比较难以控制,造成的质量问题较多,浪费大,且生产效率低下。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潮防腐蚀同轴电缆,采用新的自配的矿物油防腐蚀混合物,替代原来的油膏,填充在外导体与护套之间,既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也解决了与电缆护套材料的相容性问题,传输性能也不受影响。同时实际生产时填充量容易控制,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潮防腐蚀同轴电缆,包括有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套,所述内导体和绝缘层之间有内结皮层,所述外导体由铝箔层和编织层组成,所述外导体和外护套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内导体、内结皮层、绝缘层、铝箔层、编织层、填充层和外护套依次沿径向由内到外设置。
所述填充层为一种自配的矿物油混合物,矿物油混合物是一种半液态混合物,可以在护套生产的挤塑机头前通过滴加或喷雾的方式实现填充。
所述矿物油混合物的配方是:矿物油A、矿物油B、抗氧剂,其重量比例为(80-85):(14-19):(0.8-1.2);所述的矿物油A为一种高分子量的白蜡油,主要成分为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所述的矿物油B为另一种高分子量的白蜡油,主要成分为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自配的矿物油混合物,可以阻止潮气和盐水对外导体铝箔和编织丝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抗金属氧化的作用;2、采用自配的矿物油混合物,生产时实现填充的工艺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3、自配的矿物油混合物,本身为高分量有机物,并有效控制了填充量,解决了传统油膏与电缆护套材料的不相容性问题,同时电缆的传输性能也不受影响。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内导体,2-内结皮层,3-绝缘层,5-填充层,6-外护套,7-铝箔层,8-编织层。
(五)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1,一种防潮防腐蚀同轴电缆,包括有内导体1、绝缘层3、外导体和外护套6,所述内导体和绝缘层之间有内结皮层2,所述外导体由铝箔层7和编织层8组成,所述外导体和外护套之间设有填充层5,所述内导体、内结皮层、绝缘层、铝箔层、编织层、填充层和外护套依次沿径向由内到外设置。所述填充层为一种自配的矿物油混合物,矿物油混合物是一种半液态混合物,可以在护套生产的挤塑机头前通过滴加或喷雾的方式实现填充。所述矿物油混合物的配方是:矿物油A、矿物油B、抗氧剂,其重量比例为(80-85):(14-19):(0.8-1.2);所述的矿物油A为一种高分子量的有机物,为一种高分子量的白蜡油,主要成分为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无色、无味,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牌号为DASCOLUBE AW 32;所述的矿物油B为另一种高分子量的白蜡油,主要成分为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无色、无味,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牌号为KX1101。所述的抗氧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抗氧剂,对铜、铝等金属的抗氧化腐蚀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牌号为MK-PC。使用时将称量好的各配料依次加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可包装待用。
制得的电缆成品,按照美国SCTE标准进行外导体耐腐蚀试验,结果全部合格,效果良好。同时,工艺简易可行,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废品率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