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229376.5 | 申请日: | 2013-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华;邓妍;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尺度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编织复合材料在改进层间层内强度、损伤容限和热应力分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在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十分复杂,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组分材料的性能、纤维体积含量、纤维弯曲角度、纤维交织方式、制造误差等,使得其力学性能的预测成为一项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两类方法来计算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即解析法和数值法。数值法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运算预测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和强度。这种方法虽可以模拟出编织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计算机资源来进行建模分析,且很难保证计算的精度和效率。现有的解析法能够根据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参数来确定编织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1)忽略了尺度间的关联作用,导致其计算精度不高;(2)只能得到宏观力学性能,无法同时获取纤维束尺度及纤维/基体尺度的应力应变场;(3)难以考虑制造误差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4)采用复杂的几何函数来描述纤维束的交织方式,导致计算效率低下;(5)通用性不强,难以计算复杂的编织构型,如三轴编织复合材料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计算效率高、精度高、通用性强、考虑尺度间关联的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初始参数,并施加初始位移载荷;
2)根据自下向上均匀化过程,依次计算纤维/基体尺度、纤维束尺度和单胞尺度的弹性刚度阵;
3)基于连续介质力学与均匀化理论,构建多尺度关联矩阵;
4)对单胞整体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并通过步骤3)中的多尺度关联矩阵将应力自上向下进行分解,同步得到各级尺度下的应力应变场;
5)根据纤维和基体各自的强度准则判断组分材料是否失效,若为是,即对相应的组分材料进行刚度折减,并执行步骤6),否则,直接执行步骤6);
6)判断单胞整体是否失效,若为是,执行步骤7),否则,施加下一位移增量,并返回步骤2);
7)停止计算,输出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
所述的初始参数包括纤维/基体尺度下各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及编织结构的几何参数。
所述的纤维/基体尺度的弹性刚度阵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基于单胞解析模型划分子胞,之后根据纤维、基体子胞间的位移连续与应力连续条件求解得到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刚度阵。
所述的纤维束尺度的弹性刚度阵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采用正弦函数来描述织物的卷曲构型,通过将各微段沿纤维束方向进行积分,计算得到整体纤维束的刚度阵,其中各微段均可视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所述的单胞尺度的弹性刚度阵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采用等应变假设,将各层纤维束的刚度阵取体积平均,从而得到单胞整体的刚度阵。
所述的通过步骤3)中的多尺度关联矩阵将应力自上向下进行分解的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基于等应变假设,将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整体的应力分配到每一层纤维束中,得到单层纤维束的应力应变场;再根据多尺度关联矩阵,将每一层纤维束的应力分配到单个纤维/基体子胞中,从而求出局部组分材料的应力应变场。
所述的判断组分材料是否失效,是采用纤维和基体的强度值来判断局部组成部分是否失效。
所述的单胞整体失效即为各层纤维全部失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基于严密的理论推导,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
(2)通过构建多尺度应力关联矩阵,考虑了各级尺度间的关联,可同步获取纤维/基体尺度、纤维束尺度、单胞尺度下的应力应变场,能模拟出试验过程中难以捕捉的失效过程,揭示了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及破坏过程,有助于实现在加工制备之前对复合材料进行细观量级的优化设计。
(3)计算过程中只需给出纤维和基体的材料属性、纤维体积含量及织物几何构型、纤维体积含量,无需测定编织复合材料中纤维束的弹性和强度参数。这有利于减少试验量,甚至可以预测、评估试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4)能够考虑制造误差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