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信方式的灾情信息采集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9159.6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再;徐凯;赵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1S19/33;H04N7/18;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式 灾情 信息 采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信方式的灾情信息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灾情信息采集方式有卫星遥感、航空拍照、地面上位于灾害现场的信息采集等,其中卫星遥感、航空拍照只能提供宏观上的灾情信息,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像较大,而且业星遥感要受到卫星运行周期的限制。地面上的位于灾害现场的信息采集仍然是主要的采集方式,并且可以提供更加直观、数据更加准确的灾情信息,在应急减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技术水平总体有待提高,其中针对灾害现场工作的信息采集、灾害监测与应急通讯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现场灾情采集的设备功能简单、灾情信息形式和信息传输手段单一,不能充分把的卫星/航空遥感、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运用到现场采集设备中,不利于灾情信息的快速采集上报、信息汇总处理与直观显示,甚至出现救援人员和车辆“大踪”的情况,对应急救灾工作质量和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利用有线通信方式的采集终端来采集农业环境要素虽然稳定准确,但现场实地往往偏远分散,通信条件差,有线投入大,信息获取难度大,自动化采集十分困难,随着监控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会面对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系统维护、故障诊断、系统参数调整、偏远恶劣环境下的电源等等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扩展了人们信息获取能力,将客观世界的物理信息同传输网络连接在一起,在下一代网络中将为人们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真实的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获取客观物理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应用于军事国防、工农业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检测、抢险救灾、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领域。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目前传统信息交换的方式很多是纸媒方式或拷贝方式,效率不高,且需要用户输入到电脑或手机,同时浪费了大量资源,而通过电子化的交换,解决了以上的各种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扩展了人们信息获取能力,将客观世界的物理信息同传输网络连接在一起,在下一代网络中将为人们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真实的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获取客观物理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应用于军事国防、工农业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检测、抢险救灾、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领域。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无线传感器网绪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灾情信息采集终端。采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灾害现场复杂环境下通过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地理信息,以及充分利用北斗通信与地面蜂窝通信方式,实现现场灾情信息的快速采集上报、指挥调度信息实时接收等问题,提高应急救灾工作质量与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通信方式的灾情信息采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人机交互模块、定位通信单元、蜂窝通信组件及电源、ARM控制电路、射频共享天线、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设有至少两个处理器通信端口,定位通信单元与ARM控制电路、射频共享天线连接,无线数据通讯电路通过电信运营商网络与服务器连接,定位通信单元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输出到微处理器,同时接收来自于微处理器的数据并进行传输,蜂窝通信组件与微处理器进行交互,接收和发送数据。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处理器连接有显示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人机交互单元接收操作人员的输入操作,并将输入操作转化为输入数据后输出到硬件处理核心板;硬件处理核心板将显示数据输出到人机交互单元进行显示。
作为进一步优选,摄像头组件用于获取灾害现场的图片或视频信息,并将图片或视频信息输出到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