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020.1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权五晟;金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滑动 轨道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2月1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16168并要求其优先权,将该专利申请整体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增加下轨道的支撑刚度的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车辆的滑动结构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分别将轨道安装在本体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处并且使安装在门上的上辊子、中央辊子、以及下辊子在轨道上滑动来打开或者关闭车辆。
如在图1中所示,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常规下轨道结构被构造成包括设置在侧梁10中的上轨道20、设置在上轨道20上方的下轨道30、以及使下轨道30固定至其的侧梁下部上板40,其中,侧梁下部上板40的一端以悬臂的形式固定至侧梁10,并且侧梁下部上板的上部的一侧固定至地板50。
另外,上轨道20和下轨道30分别设置有安装在门60上的并可滑动地形成的上辊子61和下辊子62。因此,门60在沿着上轨道20和下轨道30滑动时打开或者关闭。
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中,当坐在车辆的第二排中的乘客踩在侧梁下部上板40上时,由于乘客的负载而导致在侧梁下部上板40处产生竖向负载,使得侧梁下部上板40变形。另外,由于侧梁下部上板40的变形而导致下轨道30变形,使得下辊子62的滑动性能劣化。因此,门不能顺畅地打开或者关闭。
发明内容
因此,已做出本公开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使所实现的优点保持完好。
待通过本公开实现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该下轨道结构能够增加下轨道固定至其的侧梁下部上板的支撑刚度,以防止侧梁下部上板的变形并促使下辊子的稳定滑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该下轨道结构固定至侧梁内上板并且可滑动地支撑安装在门上的下辊子,该下轨道结构包括:中央支撑部分,构造成可滑动地支撑下辊子;上支撑部分,从中央支撑部分的第一侧延伸并且接合至侧梁内上板的第一侧;以及下支撑部分,从中央支撑部分的第二侧延伸并且接合至侧梁内上板的第二侧。
上支撑部分可以形状从中央支撑部分延伸并且接合至侧梁内上板的第一侧,以在上支撑部分与侧梁内上板之间形成封闭横截面。
下支撑部分可以形状从中央支撑部分延伸并且接合至侧梁内上板的第二侧,以在下支撑部分与侧梁内上板之间形成封闭横截面。
连接至中央支撑部分的下支撑部分的水平表面可形成为倾斜表面。
下支撑部分可与侧梁内上板的第二侧一起接合至上轨道。
下轨道的边缘可形成曲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常规下轨道结构的视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4为沿图2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下轨道的两个端部焊接并接合至侧梁内上板,以增加下轨道的支撑刚度,从而防止由于传递至下轨道的竖向负载而导致的变形,因此促使门顺畅地打开或者关闭。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它们能够由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然而,本公开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限于本描述中提供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将省略与本说描述不相关的部分以描述本公开,并且贯穿本说明书,相同的参考标号将用于描述相同的部分。
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下轨道结构构造成包括侧梁100和轨道部分200,该轨道部分包括分别设置在侧梁100中的上部和下部处的上轨道210和下轨道220。上轨道210和下轨道220分别具有安装在门300上并因此被可滑动地支撑的上辊子310和下辊子320。因此,门300在沿着轨道部分200滑动的同时打开或者关闭。
侧梁100包括:侧梁外板110和侧梁内下板120,其设置成彼此对应;以及侧梁内上板130,焊接并接合至侧梁内下板120的上部并且具有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马蹄强火砖式回风灶
- 下一篇:一种煤粉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