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柴油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28989.7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印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1/04 | 分类号: | C10L1/04;C10L1/12;C10L1/19;C10L1/1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柴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燃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广泛应用于车辆、轮船、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领域,由于各种喷射系统的固有缺陷,普遍存在燃烧不完全,油耗高,热效率低,有害气体及有害物质排放高等缺点,对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在目前的市场上的乳化柴油,其稳定性较差,导致燃烧不彻底,故难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乳化柴油,高稳定性的油包水乳化液的形式存在,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化柴油,其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柴油 83~86份;
水 12~15份;
失水山梨醇脂肪醇酸脂 0.8~1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8~1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燃烧彻底,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热效率。本发明将柴油变为油包水结构的乳化液。油包水型的乳化液进入柴油机燃烧室后产生一次雾化,雾化成若干油包水的小油珠,在高温环境的作用下,液滴中的小水珠迅速升温汽化,瞬间体积膨胀数百倍,在界面产生数十上百兆帕的压力,将乳化油爆炸成很多更为微细的碎片及颗粒,即再次发生雾化,并发生连锁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及动力学效应等。水的汽化会逸出部分氢和氧。由于这些反应和效应的作用,不仅改善了油粒雾化品质,而且极大地增加了燃料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从而可以在较低的空气过剩系数下得到充分燃烧。通过本发明的配方生产出的乳化柴油,其配方中的水,相对于同样份数的柴油加入相比,两者对柴油机提供的功率相同,而水的成本远远低于柴油的成本,本发明在不影响燃料效果的情况下,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水汽参加了碳、氢元素的燃烧反应,强化了燃烧过程,降低了不完全燃烧的损失,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同时,降低了烟灰和碳黑的产生。
微爆使得在高温热离解时产生的大量悬浮状碳粒变得细小均匀,与水分子的接触增加,产生水煤气反应,改善了燃烧,减少了碳粒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水蒸气稀释了可燃混合气体,氮的浓度及反应温度下降,抑抑制了氮氧化合物的生成,由于氧的剩余量减少,硫元素与氧的接触反应机率减少,也抑制了二氧化硫的生成。
进一步,对失水山梨醇脂肪醇酸脂要求为亲油亲水平衡值HLB为4.3~8.6,故所述失水山梨醇脂肪醇酸脂为失水山梨醇硬酸酸脂或失水山梨醇油酸酸脂。
进一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C6~C18的直链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要求亲油亲水平衡值HLB为5~12,故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十四烷醇聚氧乙烯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化柴油,其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柴油83份;水15份;失水山梨醇硬酸酸脂1份;十四烷醇聚氧乙烯醚1份。观察其外观为乳白色,稳定时间为72小时,其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与100份柴油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化柴油,其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柴油86份;水12.4份;失水山梨醇硬酸酸脂0.8份;十四烷醇聚氧乙烯醚0.8份。观察其外观为乳白色,稳定时间为60小时,其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与100份柴油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化柴油,其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柴油83份;水15份;失水山梨醇油酸酸脂1份;十四烷醇聚氧乙烯醚1份。观察其外观为乳白色,稳定时间为72小时,其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与100份柴油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化柴油,其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
柴油86份;水12.4份;失水山梨醇油酸酸脂0.8份;十四烷醇聚氧乙烯醚0.8份。观察其外观为乳白色,稳定时间为60小时,其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与100份柴油燃烧提供的柴油机功率相同。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