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8884.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翁森;张卫英;林燕;英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0/28;C08F2/22;C08J9/26;C08J5/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连 续相微 乳液 原位 聚合 制备 氨基酸 分子 印迹 | ||
1.一种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为: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原位聚合形成氨基酸分子印迹膜;所述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的组成为:以重量份计,功能单体30-50份,甲基丙烯酸酯类5-15份,丙烯酸酯类0-10份,水25-45份,交联剂0.5-2.5份,氨基酸模板分子0.5-1.5份,引发剂0.4-1.5份;其中所述引发剂为热引发剂或光引发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类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自组装液:以重量份计,将功能单体30-50份、水25-45份、氨基酸模板分子0.5-1.5份混合均匀,在室温下静置,得自组装液;
2)配制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往自组装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类5-15份、丙烯酸酯类0-10份、交联剂0.5-2.5份、热引发剂 0.4-1.5份,混合均匀,得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
3)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将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注入由两块玻璃板间隔0.2-0.8毫米构成的平板模具中,在20-60℃下静置反应8-16小时,得到聚合物膜;
4)洗脱模板分子:取下聚合物膜,放入洗脱液中反复洗脱,除去氨基酸模板分子,得到氨基酸分子印迹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自组装液:以重量份计,将功能单体30-50份、水25-45份、氨基酸模板分子0.5-1.5份混合均匀,在室温下静置,得自组装液;
2)配制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往自组装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类5-15份、丙烯酸酯类0-10份、交联剂0.5-2.5份、光引发剂 0.4-1.5份,混合均匀,得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
3)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将双连续相无皂微乳液印迹体系均匀地涂在大小固定的模具上,在室温下采用紫外光照射2-10分钟,得到聚合物膜;
4)洗脱模板分子:取下聚合物膜,放入洗脱液中反复洗脱,除去氨基酸模板分子,得到氨基酸分子印迹膜。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室温下静置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上。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洗脱液为甲醇和乙酸的混合物,其中甲醇和乙酸的体积比为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8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