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和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28386.7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品川雅;井上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2 | 分类号: | G02B1/12;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薄膜 活性 处理 方法 制造 以及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可单独或将其层叠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使根据液晶的切换(Switching)的偏光状态可视化的装置,出于该显示原理,使用在偏振片的两面通过粘接剂层贴合有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薄膜等的光学薄膜。作为偏振片,例如使碘吸附于聚乙烯醇并拉伸而成的结构的碘类偏振片具有高透过率、高偏光度,因此作为最通常的偏振片而被广泛使用。作为透明保护薄膜,使用透湿度高的三乙酰纤维素等。
作为在前述粘接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粘接剂,例如,使用将聚乙烯醇类的材料溶解在水中而成的所谓水系粘接剂。但是,聚乙烯醇类粘接剂在高温高湿下长时间放置时,会吸湿而粘接力下降导致薄膜容易产生剥离、或者偏光薄膜的结构稳定性下降,存在发生液晶显示器的色相变化这样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对作为透明保护薄膜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的表面进行皂化处理,提高粘接剂和透明保护薄膜的粘接力的方案(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前述粘接剂,提出了含有含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和交联剂的物质(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提出了使用热固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等固化型粘接剂代替水系粘接剂的方案(专利文献3)。但是,即便在使用这些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粘接力也不够充分。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UV处理时边密合于加温至40℃的对向辊边使粘接剂固化,从而制造抑制了逆卷曲以及波浪状卷曲(wave curl)的产生的偏光薄膜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无法预期异物缺陷的产生,另外也并没有防止其产生的方法的记载或启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50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98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51111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3419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夹着粘接剂层层叠两层以上的光学薄膜时,提高其粘接强度是重要的。特别是在光学薄膜为偏光薄膜的情况下,要求进一步提高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粘接强度。作为改良光学薄膜的粘接性的方法,可列举出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以及辉光放电处理等活性化处理方法,但根据处理条件的不同,在活性化处理后的光学薄膜上有时会产生外观缺陷。即,尽管为了提高光学薄膜的粘接性,活性化处理是必需而不可缺少的,但实际情况是会随之产生外观缺陷,难以兼顾提高光学薄膜的粘接性和防止外观缺陷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层叠了的光学薄膜中兼顾提高其粘接性和防止外观缺陷的产生的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前述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光学薄膜。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首先对在将光学薄膜活性化处理时产生的外观缺陷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
(1)用于活性化处理的放电会导致高能量的电子、离子在光学薄膜表面发生冲突,从而在光学薄膜表面生成自由基、离子。
(2)它们会与周围的N2、O2、H2等反应而导入羧基、羟基、氰基等极性反应基团,但同时也会生成草酸盐(草酸铵((NH4)2C2O2))等。
(3)该草酸盐等的产生是在光学薄膜上累积而产生外观缺陷的原因。
基于上述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边冷却光学薄膜边进行活性化处理,可以防止上述起因于草酸盐等的外观缺陷的产生和累积。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认识的结论而得出的。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沿着辊输送光学薄膜、并从前述辊的相反侧进行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的方法,其中,边冷却前述辊边进行活性化处理。
在上述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中,前述活性化处理优选为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以及辉光放电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控制计量的植绒布料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