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27547.0 申请日: 2013-06-07
公开(公告)号: CN1032724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王同华;宋成文;李琳;姜士敏;隋景杰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卡瑞博纳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71/02 分类号: B01D71/02;B01D69/06;B01D67/00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贾汉生;李馨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纤维 增强 平板 状炭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炭膜是一种新型的炭基膜分离材料,它把炭材料优异结构特性(丰富的孔结构、均一的孔径分布)与膜材料的优势(高效、节能)有机融合为一体,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炭膜通常是由含碳物质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热解制备而成的。根据结构的不同,炭膜可分为均质炭膜和复合炭膜,均质炭膜又可分为平板状炭膜、管状炭膜、中空纤维炭膜和毛细管炭膜。

目前所报道的均质炭膜中平板和管状炭膜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湿法挤压成型后炭化制备而成(例如:CN1490076A、CN102527257A、CN101733001A、CN01147847A、CN1415406A和CN1569316A)。在成型制膜过程中,此法需要引入溶剂(如有机溶剂或水)和粘结剂,经混合、炼制、陈化和成型等工艺制备原膜,然后原膜需要经长时间室温干燥后,才能进行炭化制备成炭膜。因此,采用此法制备炭膜,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干燥时间,同时在干燥过程要精心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原膜弯曲或裂缝的产生,增加了制备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控制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炭膜的炭骨架结构主要由未分解的粘结剂在高温下以碳的形式与煤粉颗粒经过一定的缩聚反应相互融合构成,其强度通常不是很高,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膜组件组装和料液的分离过程中,都要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要抵抗料液的循环冲击和冲刷,因此,按照此法制备的炭膜在机械强度上还不能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的要求。

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在保证炭膜原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孔结构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高强度的纤维材料来大幅度增强现有炭膜的机械强度,使其能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因此,开发新型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将进一步拓展现有炭膜的应用领域,加快炭膜的产业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腐蚀的高强度平板状炭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和弥补现有炭膜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精心控制、生产周期长、强度很难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等不足。

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由炭基体和充满炭基体的纤维增强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炭基体为连续相,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纤维增强材料为分散相,与炭基体融为一体。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的抗压强度优选为65-140kg/cm2,孔隙结构的平均孔径优选为0.14–0.60μm,孔隙率优选为30-50%。

本发明用于制备上述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以含碳物质为平板状炭膜的前驱体材料,将其粉碎后与添加剂混合配料,经球磨、筛分后放入内侧涂有脱模剂的模具内,同时将纤维增强材料加入物料中,经成型、启膜、干燥和炭化步骤得到纤维增强平板状炭膜。

含碳物质通常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如无烟煤、焦煤、气煤、肥煤、瘦煤、烟煤、褐煤、植物基炭、树脂基炭、石油焦、中间相炭微球、酚醛树脂等,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此外,含碳物质优选粉碎至200-500μm。

添加剂一般选用羧甲基纤维素、淀粉、酚醛树脂、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加入量一般为前驱体材料与添加剂总质量的5%-40%。

球磨是指将混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处理,处理时间一般控制在0.5-4h。

筛分是指用筛网将大颗粒物料筛分去除,控制物料粒度在5-50μm。

脱模剂一般选用油酸、硅油、甲基硅油、石蜡、甘油、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纤维增强材料可以使用陶瓷纤维网、短切陶瓷纤维、碳化硅纤维网、硼纤维网、Al2O3纤维网、碳纤维网、短切炭纤维、不锈钢丝网、镍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纤维增强材料的用量一般为前驱体材料质量的3-10%。

成型条件优选如下:成型压力控制在60-200MPa,保压时间控制在10-20min。

启膜是指打开模具将膜取出,此时最好将压好的板式炭膜用平板夹具夹住,以防止平板膜结构变形。

将制备完毕的平板膜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通常控制在室温到100℃之间,干燥时间一般为1-1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卡瑞博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卡瑞博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