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测试岩土体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7541.3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测试 岩土 相对 介电常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测试岩土体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来计算电磁波速度,进而计算勘探区域内异常的范围。
目前,绝大部分生产单位不具备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测定条件,多数情况下,勘探区域内的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是根据地球物理有关规程、规范上所给出的各类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范围进行估算。但各类岩土体因地域、成因及物质成分等的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仅通过相关规程、规范上所列举的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进行估算电磁波传播速度,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现场测试岩土体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能准确测试勘探区域内的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现场测试岩土体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选定岩土体具代表性区域,清除地表地质雷达测试干扰物,用不同频率天线在同一位置进行扫描,采用地质雷达仪器进行扫描,使用雷达仪器天线发射、接收雷达波,测试记录雷达反射波信号;
(2)、扫描完成后,雷达反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对比分析后,界定异常区,得出测试范围内的异常反射时间并分析雷达图像,估算可明显辨识的异常最大深度;
(3)、然后在扫描范围任一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应超过可明显辨识的异常最大深度;
(4)、钻孔完成后进行孔内录像,利用钻孔录像标定钻孔孔壁上的异常深度,同时对比分析雷达反射图像,界定雷达扫描图像上异常的时间与钻孔录像上对应异常深度;
(5)、结合不同频率天线所得的雷达扫描图像上相应的雷达波反射时间,最后计算雷达反射剖面上测试段的岩土体平均电磁波速度及相对介电常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地质雷达扫描图像,利用钻孔录像标定钻孔孔壁异常深度;对比分析雷达反射图像后,界定雷达扫描图像上异常的时间与钻孔录像上对应异常深度,计算得出测试段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能准确测试勘探区域内的岩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现场测试岩土体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选定岩土体具代表性区域,清除地表地质雷达测试干扰物,用不同频率天线在同一位置进行扫描,采用地质雷达仪器进行扫描,使用雷达仪器天线发射、接收雷达波,测试记录雷达反射波信号;
(2)、扫描完成后,雷达反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对比分析后,界定异常区,得出测试范围内的异常反射时间并分析雷达图像,估算可明显辨识的异常最大深度;
(3)、然后在扫描范围任一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应超过可明显辨识的异常最大深度;
(4)、钻孔完成后进行孔内录像,利用钻孔录像标定钻孔孔壁上的异常深度,同时对比分析雷达反射图像,界定雷达扫描图像上异常的时间与钻孔录像上对应异常深度,电磁波最大速度可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取值,再适当加大,以确保雷达扫描图像上的异常区在钻孔深度范围内;
(5)、结合不同频率天线所得的雷达扫描图像上相应的雷达波反射时间,最后计算雷达反射剖面上测试段的岩土体不同频率的平均电磁波速度及相对介电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糖醇啤特果汁饮料
- 下一篇:一种开胃油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