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视镜的视野扩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7436.X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吴晓宇;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视镜 视野 扩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的视野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周知的道理,车辆后视镜的功用是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帮助驾驶者间接地察看这些位置的情形,以保障安全,鉴此,人们将车辆后视镜喻为帮助驾驶者扩大视野的“第二只眼睛”。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车辆在行驶和驻车过程中,由于后视镜存在无法反映车辆前轮外侧以及前轮正前方区域的盲区,因而全凭驾驶者以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藉以避免车辆侧前方的保险杠、翼子板、车轮的轮胎以及轮辋与异物或称障碍物刮擦。对此可以由图4的示意得到更为详细的理解,图4示出了按照公知常识设置于车辆上的并且对应于驾驶室一侧以及另一侧的车辆后视镜本体1,并且还示出了前述的盲区10 ,由于该盲区10难以甚至无法由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凭借车辆后视镜本体1观察到,因而存在前述的侧前方的保险杠、翼子板、车轮的轮胎以及轮辋与障碍物碰撞之虞,尤其对于驾驶经验欠丰富者,因判断失误而致车辆损坏乃至引发事故。
围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可以见诸相应的技术方案,如授权公告号CN2584459Y推荐有“无盲区汽车后视镜”,该专利方案是在车辆后视镜本体的上部用AB胶粘接的方式加装一个小型的凸面镜,并且将凸面镜的曲率半径设计为40-50㎜。该专利方案著称能够弥补中国专利ZL90205503.8、ZL91203189.1和ZL95205332.2的欠缺,但是从其说明书内容的描述以及图示的结构可知,该加装的后视镜不具有反映前述盲区的功能,而仅仅起到了对后视镜的镜面扩展功能。又,授权公告号CN201712539U提供有“汽车后视镜”,由于该专利方案通过镜基座和软管在车辆后视镜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一附加镜,因而同样存在前述CN2584459Y的不具有反映所述盲区的功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经申请人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的模拟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帮助驾驶者在驾驶室内清楚地察看车辆前方左右侧的盲区而藉以避免车辆与障碍物碰撞并保障安全、有利于根据驾驶者的不同个体状况实施调节而藉以体现良好的适应性、有益于与车辆后视镜本体相结合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整体效果并且避免损坏和有便于体现结构简练而藉以方便制造并安装的车辆后视镜的视野扩展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辆后视镜的视野扩展装置,所述的车辆后视镜包括一车辆后视镜本体,该车辆后视镜本体包括一具有后视镜壳体腔的后视镜壳体和一固定在后视镜壳体上的后视镜镜面玻璃,所述的视野扩展装置设置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上部,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视镜壳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后视镜壳体的所述上部以腾空状态构成有一腾空罩,该腾空罩与后视镜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该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的视野扩展装置包括凸面镜机构、第一平面镜机构和第二平面镜机构,第一平面镜机构固定在所述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内,并且位于该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的一端,凸面镜机构和第二平面镜机构同样固定在所述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内,并且位于视野扩展装置安装腔的另一端,该凸面镜机构和第二平面镜机构与所述的第一平面镜机构相对应,其中:在所述的第一平面镜机构上配设有一用于驱使第一平面镜机构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第一角度调整机构以及一用于驱使第一平面镜机构上仰或下倾的第二角度调整机构,而在所述的第二平面镜机构上同样配设有一用于驱使第二平面镜机构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第一角度调整机构以及一用于驱使第二平面镜机构上仰或下倾的第二角度调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