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7113.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霖;郑咏梅;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1D5/00;D01F6/12;D01F6/22;D01F6/16;D01F6/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纺珠串 纤维 组装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静电纺丝原料的准备:
将纯度为99%以上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纯度为99%以上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按比例均匀混合,在水浴中搅拌,得到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混合物;当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偏二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时,所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0%;当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时,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2~10%;
第二步,人造纤维的制备:
将接收支架放置于静电纺丝装置内,用注射器吸取第一步所得的混合物置于注射泵上,以1~10mL/h的流速,在10kV~20kV的直流电压下电纺,所得产物用支架接收,纺丝期间,针头在支架上方以1~18mm·s-1水平移动,10s后,将支架取出,得到人造纤维;
第三步,自组装“珠串”纤维的制备:
室温下将接收人造纤维的支架放置在接触角仪器的水平台上,打开超声波加湿器,使水汽分布于人造纤维上空,至人造纤维上出现均匀分布的球形水滴时关闭加湿器;待水滴蒸发后,在水滴中心部位观测到微米级自组装“珠串”结构,至此得到自组装珠串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水浴温度为20~50℃,搅拌时间为24~9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造纤维表面具有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铝制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自组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平均流速为2~5mL/h;所述静电纺丝平均针头移动速度为5mm·s-1~16mm·s-1。
6.一种电纺珠串纤维,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种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的珠串纤维表面为微纳米结合结构,表面的纳米粒子直径为140~180nm,自组装后的微米级纺锤节长度为3~10μm,自组装后的纺锤节宽度为1.5~5μm。
7.一种电纺珠串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电纺珠串纤维收集水汽,收集到的水滴在纤维上的传输距离为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1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