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茶的煤气气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6736.6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苗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气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制茶的煤气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炒茶叶机的煤气气化装置无法将煤气完全气化,造成煤气的使用率比较低,而且只能推动2-3台炒茶叶机,导致炒茶叶的效率无法提高。现有技术采用方形的小型箱体,为了美观将小型箱体悬挂在墙壁上,使得受热的传输管距离短,传输管的直径也比较小,导致煤气无法完全的气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煤气完全气化后推动至少20台炒茶叶机的煤气气化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用于制茶的煤气气化装置,包括煤气发出装置、煤气传输装置和控制调节装置,所述煤气传输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的传输管、使所述传输管设置在一个独立空间内的箱体装置内和设置在所述传输管上的启闭限流阀;在所述箱体装置上设置有为所述箱体装置内所述独立空间加热且连接在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上的加热机构,所述箱体装置内设置有将所述加热机构发出的热量均匀传输到所述传输管每一处的导热媒介。煤气发出装置是指本事无法产生煤气,但是可以储存煤气的一种装置。螺旋状传输管的设置能使得在较小的箱体装置内设置较长的传输管,使得煤气有较长的受热时间能更好的气化。加热机构为一种电热丝,电热丝的热量通过导热媒介使得传输管的每一部分受热比较均匀,而且导热媒介能储存热量,能使得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不易轻易的流失。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装置上设置有更换所述导热媒介的开关阀门。方便内部加热机构的更换、传输管的维修和整个装置的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煤气传输装置上连接有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可以独立使用的所述煤气发出装置。可以使得煤气无间端的传输,保证一锅茶叶能完全炒好,防止出现煤气供应不足而产生次品。
作为优选,所述煤气传输装置上设置有位于煤气流向的所述启闭限流阀后方的气压检测机构。防止煤气流出量过多,导致煤气的不完全燃烧,污染环境,还能调节火势,使得达到炒出上等茶叶所需要的火力和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煤气传输装置上设置有提醒所述煤气发出装置内煤气用尽且连接在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上的报警器。可以马上去更换新的煤气发生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装置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调节装置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使得整个箱体装置处于使煤气最快速气化的温度下。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装置是一个直径为40-60cm,高度为50-70cm的圆桶;所述传输管在所述圆桶的轴向上呈螺旋状并与所述圆桶内表面留有间隙,且所述传输管的直径为1.2-1.8c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了螺旋选传输管,使得在箱体内受热的传输管的长度增加,而且将受热传输管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箱体外部的传输管,使得煤气完全气化后有足够的空间,不会导致传输管的出口处,煤气流量过高。在箱体内设置有导热媒介是使得传输管的温度能快速上升,使得煤气的气化变得非常迅速。在进口处设置至少两个煤气发出装置时使得在炒茶叶的时候可以无需更换煤气发出装置,从而不必中断炒茶叶使得炒出来的茶叶质量更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化后的煤气可以推动至少20台炒茶叶机,大大的提高了炒茶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煤气传输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煤气传输装置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在图1、图2和图3中,1-煤气发出装置,2-煤气传输装置,21-传输管,22-箱体装置,23-气压检测机构,24-报警器,3-启闭限流阀,4-加热机构,5-导热媒介,6-开关阀门,7-控制调节装置,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苗,未经朱新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