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芯拆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6257.4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佑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芯拆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油芯拆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机车的引擎室空间有限,缘此,其油芯锁装位置通常空间较为局促,以至于实际拆换该油芯时,未能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因此仍必须配合拆卸工具,方能达到拆换的操作。而现有的油芯拆换装置,包含有一座体,具有至少一转盘及至少三转动件,该转盘及各该转动件可相对于该座体转动,该转盘位于各该转动件之间并相互接触,当转盘相对于该座体转动时,各该转动件在该转盘的带动下会跟着转动,且至少三夹设件是以可转动地且可手动拆卸地设于各该转动件,故各该夹设件可不受限制的各别相对该转动件各自轴向转动,当各该转动件相对于该座体转动时,各该夹设件之间的距离会改变,但仍会保持相等。
为因应不同的油芯拆换操作需求,而需要配合使用不同长度的夹设件时,该油芯拆装装置的夹设件需以拆换方式更换不同的长度,因而在操作上,对使用者而言乃较为麻烦,且对不同操作需求而贮备的繁多种不同尺寸的夹设件,在使用上也容易遗失,是以,本案发明人在观察到上述缺点后,认为上述的油芯拆装装置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随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油芯拆换装置,通过可伸缩调整的夹设件,使该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不需因应不同的操作需求,而以拆换方式更换不同长度的夹设件,从而使该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的操作更为便利,且亦无遗失其夹设件之虞。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芯拆换装置,其包含有一底座,该底座上枢设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的轴心处固设有一连接部,且该底座上进一步枢设有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是等角度间隔环设于该主动齿轮周侧,并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另,三夹设件,其分别偏心固设于所述从动齿轮,且所述夹设件包含有一杆体,该杆体的一端固设于该从动齿轮,而形成一固定端,该杆体的另一端则形成一自由端,且该杆体并于该自由端处设有一限位部,而该杆体的外周侧环设有一管体,该管体的内周壁设有一挡止部,且该挡止部设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限位部间,另,该杆体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一弹性抵顶件,该弹性抵顶件弹性抵顶于该管体的内周壁。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限位部形成一六角形柱体,而该管体的内周壁则为一内六角结构,供该限位部形成限位的效果,使该管体仅可沿该杆体的轴向滑动,另,该挡止部为环设于该管体内周壁的环凸块,且该挡止部的内径小于该限位部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限位部形成一圆形柱体,而该管体的内周壁则为一圆形结构,以供该管体为可转动,另,该挡止部为环设于该管体内周壁的环凸块,且该挡止部的内径小于该限位部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体外周壁的剖面为一六角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体的外周壁是各进一步设有一钻石颗粒层。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杆体上设有一凹槽,供该弹性抵顶件设于该凹槽中,且该弹性抵顶件包含有一弹簧,该弹簧上设有一抵顶珠,该抵顶珠受弹力推抵弹性抵顶于该管体的内周壁。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通过将所述管体沿所述杆体的轴向滑动,形成上缩及拉伸二种状态,其中,当该管体朝靠近该从动齿轮的方向滑动,而环设于该杆体的外周侧形成该上缩状态,当该管体朝远离该从动齿轮的方向滑动,并通过该挡止部与该限位部形成限位挡止的效果,使该管体向外延伸于该自由端的外侧,则形成该拉伸状态,由此,供所述夹设件伸缩调整其长度,以配合不同的操作需求,使该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不需为了不同的操作需求,而以拆换方式更换不同长度的夹设件,从而使该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的操作更为便利,且无需贮备多种不同尺寸的夹设件,而亦无遗失其夹设件之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显示其夹设件上缩的态样。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显示其夹设件拉伸的态样。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 油芯拆换装置的改良
10 底座
20 主动齿轮
21 连接部
30 从动齿轮
40 夹设件
41 杆体 411 固定端
412 自由端 413 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佑,未经陈家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钻具拆装的金刚石自由钳结构
- 下一篇:冲击类紧固工具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