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组合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6154.8 | 申请日: | 2013-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柯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逢甲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3/44 | 分类号: | A61K33/44;A61P31/04;A61P1/00;A61K33/38;A61K33/34;A61K33/30;A61K33/24;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刘春生;于宝庆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抑制 肠胃 细菌 感染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组合物结构。
背景技术
因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张,于是易造成肠胃道不适,进而有罹患肠胃道相关疾病的高风险。造成这些疾病的主因部分是肠胃道细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感染会造成出血性结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感染会造成急性肠胃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感染会造成肠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淋巴瘤或胃癌。
目前,肠胃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是以投予病患抗生素为主。举例而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三合一疗法”,此方法是投予病患两种不同的抗生素,例如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四环霉素(Tetracycline)、咪唑尼达(Metronidazole),以及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素拉唑(Lansoprazole),抗生素的投予须持续一周(有必要时,可延长至两周),胃酸分泌抑制剂的投予须持续两个月(有必要时,可延长至四个月)。但整个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的病患可能会对药物产生毒副作用,例如:头晕、口苦、长舌苔、腹胀、味觉迟钝、恶心、腹泻;而且,加上治疗过程相当冗长,所以病患易对治疗产生不顺从性,而影响疾病的治愈。另一方面,病患长期服用抗生素后,可能造成幽门螺旋杆菌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结果不仅影响疾病的治愈,更影响往后疾病治疗的药物选择。
综上可知,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药物普遍存在着毒副作用及/或抗药性的问题,因而确实有必要开发多种不同的药物,以提供来抑制肠胃道细菌的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合物结构,此组合物结构可抑制肠胃道细菌的感染。
为达成上述及/或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组合物结构,其包含:主体层以及活性颗粒。主体层由碳质材料所制成,而活性颗粒承载于主体层的一表面且由选自于银、金、铝、锌、铜及二氧化钛所组成的群组的材质所制成。
根据本发明,主体层会主动地吸附肠胃道细菌,并利用活性颗粒杀除被吸附及/或未被吸附的肠胃道细菌。通过此机制,本发明的组合物结构可有效地抑制肠胃道细菌的感染,而可作为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A至1C为说明本发明的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组合物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说明一幽门螺旋杆菌造成的胃溃疡病患于服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结构7天后的治疗状况的胃内视镜照片。
图3为说明制备例1的组合物结构的外观的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X5,000)。
图4为说明制备例3的组合物结构中的活性碳纤维主体层可吸附大肠杆菌的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X1,000)。
图5为说明制备例3的组合物结构中的活性碳纤维主体层可吸附幽门螺旋杆菌的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X1,000)。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主体层
2 活性颗粒
11 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于美国发明专利公开号2007/0122463中,已揭示一种抗微生物组合物,且更指出此抗微生物组合物可主动杀死微生物,但其仅例示用于处理皮肤外伤的用途。另一方面,抗微生物组合物中的活性碳已用于毒药物中毒患者的洗胃,以于患者胃部内吸附毒药物。而且,抗微生物组合物中的银已被欧盟合法地作为编号E174食用色素的添加剂。也就是说,无论是活性碳或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均为可食用的。本发明人认为活性碳及与银结合的组合物结构如果可以有效地杀除肠胃道细菌,此组合物结构应可抑制肠胃道细菌的感染。并且,基于此组合物结构中的各别组份具有可食用的特性,本发明人更认为此组合物结构应无毒副作用及/或抗药性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抑制肠胃道细菌感染的组合物结构,而此组合物结构如图1A至1C所示,其含有主体层1及活性颗粒2。主体层1由碳质材料所制成,活性颗粒2承载于主体层1的一表面且由选自于银、金、铝、锌、铜及二氧化钛所组成的群组的材质所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逢甲大学,未经逢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移动互联网终端装置
- 下一篇:温差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