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火机机壳自动网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6015.5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阮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俊康 |
主分类号: | B41F15/12 | 分类号: | B41F15/12;B41F19/06;B41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火机 机壳 自动 网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火机机壳自动网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打火机机壳网印机都是人工上料下料,无法自动完成翻转机壳或者实行半自动化生产,这样一来浪费不少劳动力资源,并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打火机生产的自动上料,自动翻转和自动下料而提供的一种打火机机壳自动网印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火机机壳自动网印机,其为一环形自动网印生产线,包括按照生产流程顺序布置的自动上料部分,至少一个由网印部分和烘干部分组成的A面网印烘干部分,烫金机部分,自动翻转机壳部分,至少一个由网印部分和烘干部分组成的B面网印烘干部分以及自动下料部分,所述自动网印生产线还设有随整个生产线移动的多个夹具模芯;所述自动上料部分用于提供双面均未网印的机壳;所述A面网印烘干部分用于对自动上料部分提供的机壳的A面进行网印和烘干;所述烫金机部分用于对完成A面的网印和烘干的机壳进行烫金;所述自动翻转机壳部分用于将完成烫金的机壳翻面,使完成烫金的机壳的B面朝上;所述B面网印烘干部分用于将传送来的B面朝上的机壳进行网印和烘干;自动下料部分用于对完成双面网印和烘干的机壳进行下料。
进一步,所述自动翻转机壳部分包括翻转伸出气缸,旋转伸出电机,分割器,横臂以及对称设置在横臂两端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用于交替分别同时在抓取位从夹具模芯上抓取一个完成A面网印和烘干的机壳和在放置位将翻转好的B面朝上的上一次抓取的机壳放回所述夹具模芯上;所述翻转伸出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横臂及其上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前后伸缩;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分割器旋转180度以同时完成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在抓取位和放置位间的位置转换及抓取到的机壳的翻转。
进一步,所述自动翻转机壳部分设有一个电磁阀,用于通过控制旋转进气轴的旋转进气和旋转排气来实现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夹紧和松开动作。
进一步,所述自动上料部分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料架,一次推底架气缸,上料递进块,下递进伺服电机,由后推机壳气缸和推条组成的使机壳与所述底架分离的分离装置,以及由推空底架气缸和横推板组成的空底架的推进装置;所述储料架用于纵向叠置装机壳的底架;所述一次推底架气缸用于将所述储料架上最下层的装满机壳的底架横向推入所述上料递进块上;所述下递进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料递进块连同其上的底架纵向移动到达上料高度;所述后推机壳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推条向前把所述底架中成排的多个机壳装在所述夹具模芯上;所述推空底架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横推板将装完机壳的空底架横向推出。
进一步,所述储料架包括两个侧板,每个侧板内面各设有一个槽,所述两个槽之间插有一个后挡板,所述底架在所述两个侧板和后挡板之间滑动递进。
进一步,所述自动下料部分包括竖直设置的空底架料架,由第一推底架气缸和第二推底架气缸组成的底架推进装置,压紧气缸,下料递进伺服电机,下料伸出气缸;所述空底架料架用于纵向叠置空底架;所述第一推底架气缸用于横向推出放置在所述空底架料架上最下层的空底架至所述压紧气缸下;所述压紧气缸用于纵向压紧所述底架;所述下料递进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底架纵向移动到达下料高度;所述下料伸出气缸用于推动所述底架向前与所述夹具模芯完成机壳的对接;所述第二推底架气缸用于将装满机壳的底架横向推出。
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打火机机壳网印的自动上料,网印烘干后打火机机壳自动翻转,完成另外一面的网印烘干以及下料过程的全自动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上料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上料部分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上料部分的后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翻转机壳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翻转机壳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下料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自动网印机的自动下料部分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俊康,未经阮俊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厂接入系统方案的比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物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