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海洋真菌来源的苯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5664.3 | 申请日: | 2013-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佘志刚;李翰祥;陆勇军;江洁怡;林少娥;刘昭明;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09/38 | 分类号: | C07D309/38;C07C50/38;C07C46/10;C12P7/66;C12P17/06;A61K31/366;A61K31/122;A61P3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谢敏楠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海洋 真菌 来源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类海洋真菌来源的苯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海洋真菌来源广泛,药物筛选获得率高,与其它海洋生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海洋真菌在特殊环境之中,已发展出独特的代谢方式,能够产生结构新颖、生理活性显著的各类次级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酶抑制等多种药用价值。目前,从包括海洋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新的药源已成为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对结核病机理的研究和针对特异靶点进行的抗结核新药的研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由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的酪氨酸磷酸酶(mPTPB)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是造成肺结核的重要原因。mPTPB被结核分枝杆菌分泌后进入巨噬细胞中,阻止宿主免疫系统的启动,调节杆菌在宿主中的存活。mPTPB是结核药物筛选新的靶点。抑制结核杆菌分泌的mPTPB,可以阻止结核杆菌对宿主免疫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宿主对结核杆菌产生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结核病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抗结核病药物资源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类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苯乙酮类化合物。所述苯乙酮类化合物是从一种海洋真菌青霉Penicillium sp. HN4-3A菌株中分离得到的,该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酪氨酸磷酸酶(mPTPB)具有抑制作用,可应用于制备抗结核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新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苯乙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结核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类苯乙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
一类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海洋真菌青霉Penicillium sp. HN4-3A 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摇床培养,得到种子培养液;
S2.将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静置培养;
S3.将步骤S2发酵后产物过滤得到菌体和发酵液,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再经层析分离,得到式(Ⅰ)所示苯乙酮类化合物1和2;
海洋真菌青霉Penicillium sp. HN4-3A菌株是从中国海南省海口海域红树植物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的茎中分离得到。所述海洋真菌青霉Penicilliumsp. HN4-3A菌株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M 2013233, 保藏日期为2013年5月27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1所述种子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35~40g,蛋白胨4~5g,酵母膏4~5g,海盐4~5g,水2L。步骤S1所述摇床培养是26~28℃下,摇床转速150~200rpm,培养时间为60~72h。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2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2000~2200g,蛋白胨180~200g,酵母膏180~200g,海盐200~250g,水100L。步骤S2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为40~50天,静置培养的温度为25~2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3所述发酵液是用体积比为1 :1的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浸膏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分别用5%、10%、20%、30%、40%、50%、60%、70%、10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梯度淋洗。所述3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部分经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层析,用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氯仿为洗脱剂进行洗脱,洗脱液经多次重结晶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1和2。
本发明分离得到的苯乙酮类化合物1和2对结核杆菌酪氨酸磷酸酶(mPTPB)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制备结核杆菌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
因为酪氨酸磷酸酶(mPTPB)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是造成肺结核的重要原因,所以本发明分离得到的苯乙酮类化合物1和2可用于制备抗结核病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5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