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吡螨胺的工业化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4761.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尤旭东;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联合益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16 | 分类号: | C07D2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吡螨胺 工业化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吡螨胺的工业化新工艺,属于一种杀螨剂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吡螨胺是日本三菱株式会社发现的具有吡唑羧酰胺结构的杀螨剂。1993年在日本获得登记,日本三菱和美国氰胺公司、山道士公司共同开发,并以商品名Masai或pyranica上市,在多个国家销售。由于其具有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螨特性,引起世界各国农药专家的关注,文献报道其合成方法多采用草酸二乙酯与丁酮的缩合、水合肼关环、硫酸二甲酯甲基化、氯化、水解、酰氯化、与对叔丁基苄胺的缩合,反应共七步,步骤较长,三废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反应步骤多、成本高、三废多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合成吡螨胺的工业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螨胺是由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和对叔丁基苄氯直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的。从而减少了传统工艺的反应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三废排放。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用以下反应方程式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吡螨胺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合成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甲苯、氯化亚砜,回流反应约6小时,反应液温度降至20℃,滴加浓氨水,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2h,静置分层,分别用酸、稀碱、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旋干溶剂,重结晶得类白色固体。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对叔丁基苄氯、三乙胺、溶剂,加热至110-130℃,反应8小时,蒸馏除去溶剂,加水搅拌30min,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10%NaHCO3、水、盐水洗涤,旋干得到粗产品,将所得固体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目标产品吡螨胺,为白色到类白色固体粉末。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甲苯、氯化亚砜,回流反应约6小时,反应液温度降至20℃,滴加浓氨水,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2h,静置分层,分别用酸、稀碱、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旋干溶剂,重结晶得类白色固体。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对叔丁基苄氯、三乙胺、DMSO,加热至120-130℃,反应8小时,蒸馏除去溶剂,加水搅拌30min,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10%NaHCO3、水、盐水洗涤,旋干得到粗产品,将所得固体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目标产品吡螨胺,为白色到类白色固体粉末。收率为82.7%。
实施例2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甲苯、氯化亚砜,回流反应约6小时,反应液温度降至20℃,滴加浓氨水,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2h,静置分层,分别用酸、稀碱、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旋干溶剂,重结晶得类白色固体。
三口瓶中加入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对叔丁基苄氯、三乙胺、DMF,加热至110-120℃,反应8小时,蒸馏除去溶剂,加水搅拌30min,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10%NaHCO3、水、盐水洗涤,旋干得到粗产品,将所得固体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目标产品吡螨胺,为白色到类白色固体粉末。收率为8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联合益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联合益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二价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拆装一体化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