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状双封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528.2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行;张仕民;王文明;王焱;焦泉;陈迎春;李亨涛;王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6L55/10 | 分类号: | F16L5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状 封堵 | ||
1.一种球状双封封堵器包括主支撑筒1,小转动轴2,转动液压缸3,垫圈4,锚定套筒5,转动心轴6,封堵器壳体7,后密封胶筒8,隔离圈9,前密封胶筒10,封堵器球盖14,内六角螺钉15,驱动液压缸16。
主支撑筒1主要起封堵器下入管道过程中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主支撑筒1上设计有与封堵机的封堵机结合孔12,封堵机通过与封堵机结合孔12连接,将球状封堵器穿过夹板阀送入管道内。
封堵器壳体7的转动架71由中转动架711、左转动架712、右转动架713组成,其中中转动架711通过转动心轴6与主支撑筒1连接。封堵器壳体7上焊有筋板72增加转动架71与封堵器壳体7的连接强度。
后密封胶筒8套在封堵器壳体7的外壁,后密封胶筒8的内端面与封堵器壳体7的外壁相接触,后密封胶筒8的左端面与封堵器壳体7的承压面相接触。
隔离圈9套在封堵器壳体7的外壁上,隔离圈9的内端面与封堵器壳体7的外端面相接触,隔离圈9的左端面与后密封胶筒8的右端面相接触。
前密封胶筒10套在封堵器壳体7的外壁上,前密封胶筒10的内端面与封堵器壳体7的外壁相接触,前密封胶筒10的左端面隔离圈9的右端面相接触。
驱动液压缸16由驱动液压缸缸体、驱动液压缸法兰盖161、驱动液压缸活塞杆162组成,驱动液压缸法兰盖162与驱动液压缸缸体通过内六角固定螺钉165固定在一起,密封圈163起密封作用。
驱动液压缸16放置在封堵器壳体7的腔体内,由内六角螺钉164将驱动液压缸16固定在封堵器壳体7的腔体内。驱动液压缸活塞杆162与封堵器球盖14,通过内六角螺钉15连接。
封堵器球盖14的端面与前密封胶筒10的右端面相接触。
转动液压缸3通过小转动轴2与主支撑筒1铰接,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的端部为螺纹端,锚定套筒5可旋入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的螺纹端,起锚定作用。垫圈4位于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螺纹端与锚定套筒5之间,根据管道壁厚的变化,通过套入垫圈4的数量来调节锚定端的高度。
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与封堵器壳体7的中转动架711通过转动心轴6连接。以此组成球状双封封堵器的转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双封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封堵器壳体7与封堵器球盖14结合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球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状双封封堵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液压缸16、封堵器前盖14、封堵器壳体7与前密封胶筒10、后密封胶筒8及隔离圈9组成封堵机构。由驱动液压缸16产生拉力,驱动液压缸活塞杆162带动封堵器前盖14往主支撑筒1的方向轴向运动,拉力通过封堵器前盖14压缩前密封胶筒10,前密封胶筒10将力传递给隔离圈9,隔离圈9沿着封堵器壳体7外壁产生切向位移压缩后密封胶筒8,前密封胶筒10与后密封胶筒8产生径向膨胀,并与管道内壁接触后产生接触压力来实现管道内介质的封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双封封堵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液压缸3、小转动轴2、转动架71和转动心轴6组成球状双封封堵器的转动机构。球状双封封堵器由封堵机送入管道内,当封堵器尚在三通中,球体的轴线与主支撑筒1的轴线重合;继续下放到封堵器球盖14接触到管壁时,转动液压缸3开始产生推力,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与转动架71铰接,且球状封堵器的封堵机构由中转动架711与主支撑筒1通过转动心轴6连接,封堵机构以转动心轴6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封堵机继续下入球状双封封堵器,直至锚定套筒5与管道底部管壁接触,封堵机停止送入。当封堵器壳体7的左端面与主支撑筒导向架11的右端面相接触后球状双封封堵器停止转动,转动液压缸3保压。由此实现封堵器顺利下入管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状双封封堵器,其特征在于:锚定套筒5、垫圈4与转动液压缸活塞杆31组成球状双封封堵器的锚定机构。进行封堵作业前,根据管道实际壁厚来增加或减少垫圈4的个数,从而达到同一管径下不同壁厚的管道的有效锚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球状双封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封堵机构为球体,球体直径略小于待封堵管道内径,使下入过程更为顺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项链吊坠式播放器
- 下一篇:含有氨基的磷酰胆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