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432.6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才良;袁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润博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容器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容器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家庭用品、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化学、化学化工、食品工业、船舶等行业。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不锈钢被广泛用于制作化学品容器。对于有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的不锈钢容器,其无法通过冲压成型等方式一次成型,而是需要采用焊接的手段将不同的部件连接在一起。但是,现有的焊接方法得到的不锈钢容器常存在焊接处结合强度不高的缺点,导致不锈钢容器时有损坏。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结合强度高的焊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所述不锈钢容器包括罐体及底座,所述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罐体下沿形成朝向外侧的倒角;
将罐体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倒角的内侧填充焊料并在低电流下进行焊接,形成初焊部,所述初焊部的外沿位于所述倒角内;
调高焊接电流,在所述初焊部的外侧继续进行焊接,形成再焊部,所述再焊部的外沿凸出所述罐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在上述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中,在用低电流进行焊接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罐体内充入惰性气体的步骤。
优选地,在上述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优选地,在上述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中,所述再焊部上形成有鱼尾纹。
优选地,在上述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中,倒角为4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通过在罐体下沿形成向外的倒角,并且先通过低电流在倒角内侧形成初焊部,再通过高电流在初焊部外侧形成再焊部,由此可以使得罐体与底座的结合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容器的部件组成示意图。
图2至图4是图1中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该不锈钢容器包括底座10及罐体20,罐体20用于连接在底座10上,罐体20内形成有容纳空间。
该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罐体20下沿形成朝向外侧的倒角21;
将罐体20放置在底座10上,在倒角21内侧填充焊料并在低电流下进行焊接,形成初焊部,初焊部的外沿位于倒角内;
调高焊接电流,在初焊部的外侧继续进行焊接,形成再焊部,再焊部的外沿凸出罐体20的外表面。
请参考图3,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罐体20为底端开口的空心柱状,因此倒角21为位于罐体20的底端外侧的环形倒角。上面所称“初焊部的外沿位于倒角内”是指初焊部未填满整个倒角,其外沿未能与罐体20的外表面齐平。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倒角为45°。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用低电流进行焊接之前,还包括向罐体20内充入惰性气体的步骤。通过在罐体20内充入惰性气体,可以防止焊接时发生氧化,降低初焊部与罐体20及底座10的结合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该惰性气体为氩气。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再焊部上形成有鱼尾纹。为了保证罐体20与底座10可以牢固地结合,因此再焊部的外沿凸出罐体20的外表面,但如此会导致不锈钢容器的外观受到影响,为此,通过调节焊接电流,在再焊部上形成鱼尾纹,使得再焊部的凸出部分不至于影响到不锈钢容器的外观,甚至可以使不锈钢容器显得更为美观。
当形成再焊部后,放掉罐体20内的氩气,然后冷却焊枪,完成整个焊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称电流的高与低仅是指形成初焊部与再焊部的两个步骤中所用电流的相对高低而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容器的焊接方法,通过在罐体下沿形成向外的倒角,并且先通过低电流在倒角内侧形成初焊部,再通过高电流在初焊部外侧形成再焊部,由此可以使得罐体与底座的结合强度较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初焊部、再焊部、罐体、底座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润博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润博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