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倒置的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3477.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明华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2 | 分类号: | B66F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置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千斤顶结构,特别是一种可倒置的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由底座、外罩、缸体、活塞柱、手动泵、压油道、回油道、放流道、单向阀组成。活塞柱内孔上固定套合一根可调螺旋压杆,活塞柱套合在轴套状缸体内形成可调高度的活塞柱。外罩、缸体底部分别与底座固定套合,活塞柱下方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内放置一个钢球,进油孔上沿面设有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弹簧片,弹簧片盖住钢球限制钢球向上跑位,进油孔、钢球、弹簧片组成进油单向阀。缸体与外罩间形成回油腔,回油腔内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回油孔。手动泵由摆臂机构、油塞、油缸套组成,油缸套套合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台阶孔中,台阶孔台阶面上设置一个侧偏纵向孔,台阶孔下孔作为吸油孔其孔壁通过边横孔与偏侧纵向孔连通,吸油孔内放置一个钢球,台阶面上覆盖一个圆盖板,限制钢球向上走位,圆盖板中央设置有方孔,盖板、钢球、吸油孔组成回油单向阀;回油横孔、压油横孔为两个平行相间的横向孔,回油横孔两端口分别通过一个纵向孔分别与回油单向阀下端口、回油孔下端口连通形成回油道,压油横孔两端口分别通过一个纵向孔分别与进油单向阀下端口、台阶孔的偏侧纵向孔下端口连通形成压油道。放流道由放流杆塞、放流孔、横向三级台阶孔组成。在底座上设置有横向三级台阶孔、横向三级台孔内端口通过一个纵向孔与活塞柱下方的底座上表面的内放流孔连通,横向三级台阶孔中段通过一个纵向孔与回油腔的外放流孔连通,一个台阶轴状放流杆塞外侧螺纹柱拧合在横向三级台阶孔外侧孔内螺纹上,台阶轴前段轴动配合套在内侧段台阶孔上,只要拧动放流杆塞,其前段轴在前段孔口实施封堵、脱离接触动作,则实现回流腔与缸体连通或关闭状态。
启用千斤顶时,手动泵的油塞提升产生负压,使回油腔内的油顺着回油道进入圆盖板中央方孔,从而进入手动泵的油缸套内空间。当油塞下压时,回油单向阀的钢球下落封住回油道,下压的油从底座台阶孔圆盖板方孔下行,再由边横孔进入偏侧纵向孔、压油道、顶开进油单向阀的钢球进入缸体,进入缸体内的油由于进油单向阀作用无法回流到压油道,则活塞柱上升到一个高度。接着手动泵再次操作,直至千斤顶到达目标位。卸压时,则是拧动放流道的放流杆塞外行,则由缸体内的放流孔进入三级台阶孔,从而进入回油腔。
这种千斤顶的缺陷在于:不能倒着顶,若在工作环境需要倒顶时,比如上顶面面积大,下顶面面积小,若是正顶活塞柱轴心线易歪倒,形成千斤顶容易脱落。千斤顶运行中会有空气由活塞柱、缸体间隙中进入,回油腔内存有空气,因为倒顶时回油腔内的回油孔处于上方,空气层也处于上方,回油孔负压无法倒吸油。此时两个单向阀钢球倒贴面也无法行使需求方向的单向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倒置的千斤顶。
本发明的方案是:包括底座、外罩、缸体、活塞柱、手动泵、压油道、回油道、放流道、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表面回油孔设有内螺纹,一个直通式注油杯一端外螺纹固定在所述回油孔中,所述直通式注油杯另一端部缩放锥外圆固定套合在一根软管内圆中,软管另一端口内圆套合在另一个直通式注油杯缩放锥外圆上,软管长度小于回油腔高度,回油单向阀为配式注油杯,回油配式注油杯一端外螺纹拧合在手动泵油缸套内空的底座吸油孔中设置的内螺纹上,回油配式注油杯的进油口朝下;进油单向阀为配式注油杯,进油配式注油杯一端外螺纹拧合在活塞柱下方的底座进油孔中设置的内螺纹上,进油配式注油杯的进油口朝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千斤顶可倒着顶,适用工况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千斤顶底座俯视图。
图3为现有千斤顶回流道吸油工况图。
图4为现有千斤顶压油道压油工况图。
图5为现有千斤顶回油单向阀、回油道、压油道连通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倒置吸油工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明华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三明华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3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