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屈曲软钢耗能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589.5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群;郑杰;鲁风勇;张志强;黄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曲 软钢 耗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屈曲软钢耗能墙,适用于地震多发区的多种结构体系,以有效控制结构的层间位移,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背景技术
软钢耗能墙作为一种耗能构件,利用了软钢屈服强度低、塑性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更换方便等优点,但一般软钢耗能墙的墙厚较小,当承受结构层间水平剪力时,易发生钢板面外屈曲,导致滞回曲线明显捏缩,影响整体耗能能力。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防屈曲软钢耗能墙,其钢板墙中心区域开有均匀槽型竖缝,竖缝将钢板墙划分为多个并列的弯剪杆,通过控制弯剪杆的高宽比,可使其弯曲变形占主导,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延性;同时在两片平行钢板墙之间及外侧设置预制混凝土墙,两者之间加垫聚四氟乙烯板,最外侧混凝土板外表面附加槽型钢套板,采用对拉螺栓将其组合成为防屈曲软钢耗能墙,增大了耗能墙整体的平面外刚度,从而抑制钢板墙的平面外屈曲。在小震作用下,防屈曲软钢耗能墙能够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在中震及大震作用下,能够保证钢板墙发挥很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达到消能减震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屈曲软钢耗能墙,该耗能墙具有较大的初始抗侧刚度、能有效防止核心软钢钢板平面外屈曲及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区各类建筑结构当中。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屈曲软钢耗能墙,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预制混凝土墙、对拉螺栓、钢套板和聚四氟乙烯板,
所述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均采用软钢,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之间及其各自的外侧分别设置预制混凝土墙,钢板墙和预制混凝土墙之间加垫聚四氟乙烯板,
设置在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外侧的分别为第一预制混凝土墙和第二预制混凝土墙,设置在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之间的为第三预制混凝土墙,第一预制混凝土墙和第二预制混凝土墙外表面分别附加钢套板,采用对拉螺栓将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预制混凝土墙、钢套板和聚四氟乙烯板组合连接成防屈曲软钢耗能墙。
优选的,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中心区域均开有均匀槽型竖缝。
优选的,第一钢板墙和第二钢板墙上设有螺栓穿孔,螺栓穿孔为长圆孔。
优选的,预制混凝土墙上开有圆孔。
优选的,预制混凝土墙的螺栓穿孔处,预埋PVC(聚氯乙烯)套管。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涉及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所采用的软钢钢板墙具有屈服点低、弹塑性减震耗能效果好的优点,钢板墙中心区域开有均匀槽型竖缝,竖缝将钢板墙划分为多个并列的弯剪杆,其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延性,预制混凝土墙增大了耗能墙整体的平面外刚度,有效抑制钢板墙的平面外屈曲。从而在保证钢板墙发挥很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达到消能减震的目的。在建筑结构中可以代替普通墙,既不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又能很好的实现抗震耗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整体纵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中钢板墙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中对拉螺栓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中有:钢板墙1;预制混凝土墙2;槽型竖缝3;长圆孔4;圆孔5;对拉螺栓6;PVC(聚氯乙烯)套管7;钢套板8;聚四氟乙烯板9;顶梁10;底梁11;角钢(顶端)12;角钢(底端)13;槽钢(顶端)14;槽钢(底端)15。
第一钢板墙111;第二钢板墙112;
第一预制混凝土墙21;第二预制混凝土墙22;第三预制混凝土墙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防屈曲软钢耗能墙,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板墙111第二钢板墙112、预制混凝土墙2、对拉螺栓6、钢套板8和聚四氟乙烯板9。
所述第一钢板墙111和第二钢板墙112均采用软钢,第一钢板墙111和第二钢板墙112之间及其各自的外侧分别设置预制混凝土墙2,钢板墙1和预制混凝土墙2之间加垫聚四氟乙烯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