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2485.4 | 申请日: | 201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民;赵凯声;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泰诺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42 | 分类号: | B23B5/42;B23Q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214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数控 滚刀铲齿 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滚刀的车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直线电机和双程齿轮副结合实现高速加工状态下对铲齿加工进行微进给,而提高保证精密的加工精度,同时还能保证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的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
背景技术
滚刀是一种高效齿轮加工刀具,它直接决定着齿轮的加工精度。传统滚刀铲齿车床采用机械齿轮传动链,用凸轮实现铲齿运动。由于传动链长,精度损失很大,承载能力有限,很难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铲齿要求;长传动链不可避免间隙很大,因此传统滚刀铲齿车床很难实现“微进刀”,不能实现微小的进刀进给,很难提高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由于是齿轮传动链,在更换产品时,操作者要频繁计算更换挂轮和凸轮,对于基本上都是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滚刀产品,辅助工时非常高,严重影响生产率,并且还要储备大量的挂轮。机床操作上,每个循环都要来回按动按钮和进出刀,非常频繁,劳动强度很高。
近期市面也出现一些数控铲齿车床,但只是简单的数控改造,对于铲齿频繁运动的X轴还是丝杠传动,滑轨还是传统的楔铁消隙,因此,很难实现高速铲齿运动,没能解决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铲齿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其目的是利用直线电机缩短沿机床X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响应时间,缩短加速、减速的过程,采用双导程蜗轮副,减小蜗杆与涡轮之间的间隙,实现加工过程中对进给更加精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沿着底座Z轴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沿着Z轴方向运动的Z向溜板,所述的Z向溜板上固定有沿着底座X轴方向设置的刀架导轨,所述的刀架导轨滑动连接有沿着X轴方向运动的刀架托板,所述的刀架托板设置有安装刀架的卡槽;所述的底座一端设置有主轴旋转台,所述的底座另一端对应于主轴旋转台的主轴位置设置有尾座,滚刀铲齿车床的驱动电机采用直线电机,所述的主轴旋转台内的传动齿轮副采用双导程蜗轮副。
所述的双导程蜗轮副的蜗杆的左、右两侧面具有不同的导程,而同一侧的导程则是相等的且蜗杆的齿厚从蜗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逐渐增厚或减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采用直线电机取代的传统的链传动,有效的解决了在高速往复运动下对运动精度的要求,采用双导程涡轮齿轮副,蜗杆的左、右两侧面具有不同的导程,蜗杆同一侧的导程则是相等的且蜗杆的齿厚从蜗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逐渐增厚或减薄,使得齿厚连续变化,减小了蜗杆与涡轮之间的间隙,减小了传动的误差,提高了加工时进给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导程蜗轮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数控滚刀铲齿车床,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沿着底座1的Z轴方向设置的导轨2,所述的导轨2上滑动连接有沿着Z轴方向运动的Z向溜板3,所述的Z向溜板3上固定有沿着底座2的X轴方向设置的刀架导轨4,所述的刀架导轨4滑动连接有沿着X轴方向运动的刀架托板5,所述的刀架托板5设置有安装刀架的卡槽6;所述的底座1一端设置有主轴旋转台7,所述的底座另一端对应于主轴旋转台7的主轴位置设置有尾座8,滚刀铲齿车床的驱动电机采用直线电机,所述的主轴旋转台7内的传动齿轮副采用双导程蜗轮副9。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双导程蜗轮副9的蜗杆10的左、右两侧面具有不同的导程,而同一侧的导程则是相等的且蜗杆的齿厚从蜗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逐渐增厚或减薄。
本发明中,采用直线电机取代的传统的链传动,有效的解决了在高速往复运动下对运动精度的要求,采用双导程涡轮齿轮副,蜗杆的左、右两侧面具有不同的导程,蜗杆同一侧的导程则是相等的且蜗杆的齿厚从蜗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逐渐增厚或减薄,使得齿厚连续变化,减小了蜗杆与涡轮之间的间隙,减小了传动的误差,提高了加工时进给的精度。
本发明中的导轨2采用重载消隙导轨,即将导轨的导向槽中的滚珠去除,这样设置提高了溜板3导向时与导槽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承载压力。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泰诺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泰诺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铲磨床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经行吐衄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