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调剖剂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0321.8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宫兆波;吴运强;李东文;娄清香;原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用调剖剂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用调剖剂及其配制方法;特别是用油田含硫化氢污水配制调剖剂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以聚合物为主剂的调剖剂种类很多,在油田应用广泛。但由于目前油田为节约水资源,注水井大部分使用油田回注污水,其中部分污水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对聚合物粘度影响较大,导致聚合物粘度达不到要求,调剖剂无法成胶。在现有技术中,为使油田污水满足配聚合物要求,一般采用污水在搅拌罐中搅拌暴氧除硫化氢,在污水满足配制要求后才开始配制聚合物,调剖剂各项性能指标才满足实际要求。
申请人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后,以发明专利《一种注入井调剖剂》(专利公开号:CN 101362940A)、和《一种油田含硫污水的处理工艺》(专利公开号CN 101497472A)作为背景技术。发明专利《一种注入井调剖剂》特征是“该调剖剂由聚丙烯酰胺,重铬酸钠和硫脲为主要组分,各组分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重铬酸钠0.15~0.5%,浓度为0.05~0.4%硫脲”;《一种油田含硫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硫化氢含量小于30mg/L时,将污水通入敞口容器,鼓空气25~40分钟,控制空气与污水体积比2:1~8:1;硫化氢含量大于等于30mg/L时,加入硫代硫酸盐,再鼓空气25~40分钟,控制空气与污水体积比2:1~8:1,其原理也是利用氧气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达到除硫的目的”。不利于现场实施。鼓空气进行除S2-,需要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且要控制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用调剖剂及其配制方法,利用油田含硫化氢污水配置的调剖剂及其配置方法,突破了以往利用含硫化氢污水进行调剖剂配液时,需要对污水进行除硫化氢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田用调剖剂,由油田含硫化氢污水、聚合物、重铬酸钠组成;油田含硫化氢污水浓度为0.1mg/L~20mg/L、重铬酸钠加入量为30-50mg/L,聚合物加入量为1500m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田用调剖剂的配置方法;
当油田污水含有硫化氢浓度为20mg/L~50mg/L时,对污水进行暴氧,硫化氢含量降低到0.1mg/L~20mg/L范围内,加入30-50mg/L的重铬酸钠,1500mg/L聚合物,调剖剂能够成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实际需要。
污水中硫化氢含量降到5mg/L时,加入50mg/L的重铬酸钠,调剖剂成胶强度最好;硫化氢含量较低时,成胶强度降低,主要是由于硫化氢含量较低时加入重铬酸钠还原三价铬的量较少,使聚合物不能充分交联,形成的凝胶较弱;当硫化氢含量较高时,硫化氢对聚合物产生降解作用,交联后调剖剂的强度降低,但调剖剂能够成胶,具有一定的强度。
当水中硫化氢含量高于50mg/L时,污水经长时间暴氧硫化氢含量在20mg/L以上时,加入30-50mg/L的重铬酸钠,1500mg/L聚合物,调剖剂不能成胶,1d溶液粘度97.3mPa.s,2d溶液粘度20.8mPa.s,10天溶液粘度为5.6mPa.s。
本发明专利突破了以往利用含硫化氢污水进行调剖剂配液时,需要对污水进行除硫化氢处理的问题。经实验和现场实践表明,只要含硫化氢污水中硫化氢浓度在20mg/L以下时,甚至硫化氢浓度再略高一些,利用本发明加入30-50mg/L的重铬酸钠,1500mg/L聚合物,所形成的调剖剂都能够成胶,且不需要加入其它的交联剂助剂。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污水中硫化氢研究的调剖剂,攻克了不能利用含硫化氢污水配置以聚合物为主剂的调剖剂问题,攻克了以往调剖利用含硫化氢污水进行配置不能成胶的问题。同时对比发明专利《一种注入井调剖剂》的组分,本发明专利降低了重铬酸钠的使用浓度,不使用硫脲等还原剂组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11年9月,克拉玛依七中区调驱井,油田含硫污水中硫化氢含量为20mg/L,污水经暴氧处理后测硫化氢含量为0.1mg/L,加入30mg/L重铬酸钠,1500mg/L的聚合物。对所配溶液进行取样进行检测,24h溶液调剖剂溶液粘度为197.1mPa.s,48h后调剖剂溶液粘度1839mPa.s,10d调剖剂溶液粘度2701mPa.s,调剖剂成胶明显,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动态脱硫罐上的移动吸风罩
- 下一篇:新型解毒喹生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