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脉血管腔介入手术穿刺鞘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0108.7 | 申请日: | 201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刘长建;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10;A61F2/9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 血管 介入 手术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器械,涉及主动脉血管腔介入手术穿刺鞘;尤其是一种带内封堵球囊的大尺寸血管穿刺鞘。
背景技术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目前各种主动脉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随着介入技术、器材的发展,主动脉血管腔内治疗已经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主流手术方式。
主动脉腔内手术,与普通血管介入手术不同,由于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较粗(一般大于20F),一般不使用血管穿刺鞘,而是取腹股沟切口,暴露股动脉,横行切开股动脉,引入导丝导管定位后,直接从股动脉切口置入支架输送系统,将支架放置在病变部位释放。但是,该种方法无血管穿刺鞘保护血管,使得术中出血不易控制。而且,支架输送鞘与股动脉直接接触,摩擦较多,使得支架输送困难,同时,会损伤血管内膜,造成术中血管缝合困难,易造成术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等并发症。
临床的常用的穿刺鞘大多在10F以下,用于中小血管介入手术。用于大血管介入手术的大型血管鞘几乎未见,少数的临床使用的血管鞘,效果不佳,封闭不严密,易漏血等缺陷,偶有带封堵系统的血管鞘,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同时仍存在较大出血风险。
目前,尚未有简单易用的带堵血功能的大型血管鞘出现,使术者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影响手术的操作和手术质量。
本申请人提出的CN201210020329带球囊的血管穿刺封堵鞘,球囊位于血管穿刺封堵鞘的外径,用于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手术使用的带可充液(气)球囊的血管穿刺封堵鞘,用于保证在人工血管上操作等手术操作时的良好视野和止血效果;但不适用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最需要大尺寸血管穿刺鞘,具有极好的穿刺鞘内止血装置,现有的10F以下穿刺鞘内止血装置只是穿刺鞘未端的一层弹性膜,承受不了大直径时(5-9mm)血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带堵血气囊的大口径血管穿刺鞘,通过气囊的设计和充气装置的设计,使本发明可用于主动脉腔内手术,大口径血管穿刺鞘使所有手术操作时都位于血管内(典型的是支架输送并安放),便于手术操作,手术可靠;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清洗管出口位置置于前端的血管穿刺鞘,更有效的与本发明配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主动脉血管腔介入手术穿刺鞘,包括鞘管1、鞘柄5,鞘管1内壁置有充气后堵塞鞘管1内壁的环形气囊7,环形气囊7的中央具有弹性包裹进出器械的孔道。
进一步的,环形气囊7通过气囊导管9连接充气装置8。
进一步的,充气装置8上设有充气锁定装置8-1。
进一步的,鞘管1内输液管的出口3、内输液管4、外输液管6、环形气囊7、充气装置8、充气锁定装置8-1、气囊导管9、
进一步的,环形气囊7由管状气囊7绕制成环形气囊的结构,绕制成环形气囊具有叠边10;乳胶的边叠成的中央膜11。
环形气囊7通过气囊导管连接头12与气囊导管9连接,气囊导管9可以置于鞘管1外部或者为鞘管的内腔。
进一步的,鞘管1的内腔设有内输液管,内输液管的出口3位于环形气囊位置的前端,内输液管的从鞘柄5连接。
本发明穿刺鞘的管径尤其是14F以上,甚至24F,便于制备成含输液管的多腔管。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囊和充气装置的匹配,使手术器械方便可以通过气囊中央的膜孔,气囊又可以承受动脉的压力,保证不漏出血。给主动脉腔内手术提供一种方便的器械,便于手术操作,手术可靠;清洗或注射药液管出口位置置于血管穿刺鞘前端,也是方便手术中的注药或清洗(清洗时可略松开气囊)。本发明典型的用于主动脉血管腔介入手术,通过横行切开股动脉,引入导丝导管定位后,直接从股动脉切口置入支架输送系统,将支架放置在病变部位释放。本发明通过血管穿刺鞘保护血管,术中出血易控制。而且,支架输送鞘与股动脉不直接接触,支架输送容易,不会损伤血管内膜,不易造成术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等并发症。本发明带内封堵球囊的大尺寸血管穿刺鞘在手术中试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气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鞘管1、输液管内径2、鞘柄5,内输液管的出口3、内输液管4、外输液管6、环形气囊7、充气装置8、充气锁定装置8-1、气囊导管9、叠边10、中央膜11、气囊导管连接头12。鞘管采用不锈钢或硬质高分子材料,球囊采用乳胶或弹性的橡塑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空间感知的三维流线照明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提式尼龙颗粒洗衣机





